秘书学概论

第二节 秘书工作的基本规律

字体:16+-

学习目标

1.掌握确认秘书工作基本矛盾的方法。

2.熟悉秘书工作的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轨迹。

3.明确秘书工作基本矛盾的性质。

4.理解秘书工作基本规律的内涵。

秘书工作规律,是秘书工作诸要素之间内在的必然联系,决定着秘书工作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只有透过纷繁复杂的秘书工作现象,揭示秘书工作的内在联系,才能找到秘书工作的基本规律。有学者提出了“双线规律”说,即领导者一方作为“需求线”,秘书一方作为“追逐线”,秘书工作必须适应领导工作需求是秘书工作的基本规律。[9]后来,有学者系统阐述了秘书工作的基本矛盾和基本规律,[10]使这一学说建立在科学理论基础之上。

一、秘书工作的基本矛盾

秘书工作的基本规律,实质上就是秘书工作基本矛盾运动的规律。因此,要了解秘书工作的基本规律及其内涵,必须从分析秘书工作的基本矛盾及其矛盾运动入手。

(一)秘书工作基本矛盾的确认

秘书工作是辅助领导工作的实践活动,在秘书工作诸要素中,秘书作为辅助主体的一方,与领导者作为辅助对象和主导因素的一方,二者构成了一对特殊的矛盾,领导的辅助需求与秘书的辅助水平之间的矛盾,就是秘书工作的基本矛盾。

第一,它贯穿于秘书工作发展过程的始终。

在秘书工作发展过程中,始终存在着领导辅助需求与秘书辅助水平之间的矛盾。形势与任务的发展变化,对领导工作不断提出新的要求,领导对秘书也不断提出新的辅助需求。而秘书的辅助水平总是与领导的辅助需求之间存在差距,这种差距就是矛盾。秘书工作发展的过程,就是不断提高辅助水平、缩小与领导辅助需求之间差距的过程,就是不断满足领导辅助需求、提高领导效能的过程。由于形势与任务的发展变化,旧的矛盾解决了,新的矛盾又会出现。于是,秘书工作又必须解决新的矛盾。秘书工作就是在解决这一矛盾的过程中紧跟领导的工作步伐而不断推进的。

第二,它制约着秘书工作的其他矛盾。

在同一类事物中,如果有多数矛盾存在的话,其中必定有一种是主要的,起着领导的、决定的作用,其他则处于次要和服从的地位。秘书工作是一个由众多矛盾构成的有机整体,如机要性与群众性的矛盾,事务性与思想性的矛盾,综合性与专业性的矛盾,经常性工作与突发性工作的矛盾,被动性与主动性的矛盾等。然而,上述矛盾仅仅是秘书工作中具体矛盾的表现形态,而不是秘书工作的主要矛盾。只有领导的辅助需求与秘书的辅助水平之间的矛盾,才是秘书工作的基本矛盾。因为其他矛盾都要受这一矛盾的支配和制约。只要解决好这一基本矛盾,其他具体矛盾就会迎刃而解。

第三,它规定了秘书工作的性质和任务。

既然领导的辅助需求与秘书的辅助水平之间的矛盾是秘书工作的基本矛盾,那么,秘书工作实质上就是对领导工作进行综合辅助的管理活动,综合辅助性是秘书工作的本质属性。基本矛盾不仅规定了秘书工作的综合辅助性质,而且决定了秘书工作的发展方向和趋势。不管秘书工作怎样发展变化,以辅助领导工作为中心,以提高领导效能为目标,这一点永远不会变。秘书工作的基本任务,就是努力提高秘书的辅助水平,充分发挥参谋助手作用,以适应领导不断发展变化的辅助需求。

(二)秘书工作基本矛盾的运动

第一,领导的辅助需求是推动秘书工作基本矛盾运动的决定因素。首先,领导的辅助需求是秘书工作产生和存在的客观动因。领导者所管理的都是动态的综合系统,涉及管理的方方面面,既有宏观决策性问题,又有微观事务性问题,都需要领导者亲自处理。然而,再高明的领导者,其精力、智力毕竟有限,不可能事必躬亲,面面俱到,这就形成了一对尖锐的矛盾。解决这一矛盾的有效途径,就是领导者配备秘书人员或设置秘书部门,加强辅助力量,以实现领导功能的延伸和放大。秘书辅助体制的出现,大大减轻了领导者的工作负担,提高了领导效能,是解决这一矛盾最有效的途径。由此可见,领导者辅助需求是秘书工作赖以产生和存在的客观动因。其次,领导辅助需求的日益强化,是促使秘书工作不断发展的根本动力。由于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社会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引起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领域不断变革,促使社会组织的领导与管理日益复杂化,对领导决策与管理的科学化、民主化要求越来越高。虽然现代领导者的素质同过去比有了很大提高,但是面对日新月异的科技发展和错综复杂的管理事务,愈加显得力不从心,现代领导工作的科学化要求与现代领导者素质的局限性这对矛盾越来越尖锐,领导者对辅助的需求越来越强烈,依赖性越来越大,这就是秘书工作日益兴旺发达的根源所在。在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的大背景下,任何领导行为都不是个人行为,也不是哪几个人的行为,而是一种结构行为、体制行为,是领导者同一定的秘书组织结构和机关组织结构发生联系所产生的综合效应。在现代社会组织管理中,秘书已成为领导者开展工作不可缺少的辅助力量,而且这支辅助力量有不断加强的发展趋势。最后,领导辅助需求的发展变化,决定秘书工作辅助内容的变化和辅助水平的高低。先从领导的辅助内容需求来看,是不断发展变化的趋势,这种变化直接导致秘书工作内容的变化。再从领导的辅助水平需求来看,也是高低不同的。领导水平由三个基本要素构成:一是领导者的综合素质;二是对领导对象认识和把握的程度;三是领导方法和艺术。三者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决定领导水平的高低。其中,领导素质是决定因素。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是:领导者的素质越高,对领导对象的认识和把握越准确,所采取的领导方法越对路,领导水平就越高,对秘书的辅助水平需求也就越高;反之,则越低。

第二,秘书的辅助水平对提高领导效能有直接而重要的影响。秘书虽然是适应辅助领导工作的客观需要而产生的,并且与领导者组成主辅一体化的工作体制,但是,作为一个特殊的辅助阶层和能动的工作主体,秘书职业一经产生,就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并且与领导者构成一对特殊矛盾,对领导效能产生直接而重要的影响。这种影响可能会导致两种结果:当秘书的辅助水平与领导的辅助需求相适应时,就会产生积极影响,促进领导效能的提高,形成正能量;当秘书的辅助水平与领导的辅助需求不相适应时,就会产生消极影响,阻碍领导效能的提高,形成负能量。秘书的辅助水平也由三个基本要素构成:一是秘书人员的综合素质;二是对辅助对象和内容的认识和把握程度;三是辅助方法和艺术。三者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决定秘书辅助水平的高低,其中秘书人员的综合素质是决定因素。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是:秘书人员的综合素质越高,对辅助对象和内容的认识和把握越准确,所采取的辅助方法和手段越对路,辅助水平就越高,对领导辅助需求的满足程度就越高,对领导效能就会产生正效应;反之,则越低,甚至对领导效能产生负效应。通常情况下,秘书的辅助水平只能对领导效能产生积极的或消极的影响,而不能产生决定性的影响。这是因为,领导工作有其自身发展的客观规律,领导者在秘书工作中起着主导作用,所以对领导效能产生决定性影响的因素是领导者自身,秘书只能根据领导工作的规律,通过辅助方式对领导工作产生一定的影响,而这种影响毕竟是辅助性的、外在的,因而它通常不能对领导效能产生决定性的影响。只有在某些特殊情况下才可能产生决定性的影响。

第三,按照唯物辩证法原理,在秘书工作基本矛盾的运动中,领导的辅助需求始终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居主导地位,是最活跃的、起决定作用的因素;秘书的辅助水平是矛盾的次要方面,处于服从地位,是能动的、起影响作用的因素。秘书的辅助水平与领导的辅助需求之间的矛盾运动轨迹是:从开始不适应到基本适应,再出现不适应,经过学习、改革、提高,再到基本适应,如此循环往复以至无穷。但每次循环并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螺旋式地上升到更高级的阶段,由此推动秘书工作向前发展。

(三)秘书工作基本矛盾的性质

秘书工作基本矛盾,实质上是秘书与领导的矛盾。这一矛盾的统一与对立究竟表现在哪些方面呢?先来考察它的统一性。秘书工作是一种辅助领导工作的管理活动,这就决定了秘书与领导首先是一种相互依存的工作合作关系。这种合作关系是建立在双方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没有根本的利害冲突。马克思指出:“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11]在中国的社会主义条件下,各种社会组织的秘书与领导有着共同的利益基础,他们是为了共同的经济利益和政治利益结合在一起的,这就决定了秘书与领导的工作目标完全一致,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共同工作的,不单是为某个社会组织、某个领导人、某个主事者而工作。这是秘书与领导合作共事的政治基础,也是秘书与领导共处于矛盾统一体中的根本前提。可以说,利益共同,目标一致,是秘书与领导矛盾统一性的集中表现。否则,他们就不可能合作共事。再来考察它的对立性。既然是矛盾,必然有对立的一面存在,否则就构不成矛盾。从秘书工作实践来看,秘书与领导之间的对立并非表现为对抗,而是表现为差异。首先,是思想认识上的差异性。秘书与领导都是独立的、有能动意识的人,他们自身的素质不同,决定了他们思想认识上的差异性,表现在工作中,就可能产生认识和意见上的分歧。这些认识分歧如果解决不好,就可能激化矛盾,产生对立情绪。其次,是心理特点上的差异。由于秘书与领导处于不同的职位、年龄、文化、生活等层次,这就决定了双方的心理素质各有特点。作为独立的人,保持各自的心理特点是必要的,秘书与领导之间应当相互尊重对方独立的人格。但是,由于秘书与领导在工作中存在合作关系,要求秘书与领导必须在各方面配合默契。如果双方不注意心理契合,反映到工作中,就可能产生“不合拍”“不顺手”的问题,严重者就会产生对立情绪。最后,是政治观点上的分歧。在中外历史上,秘书因为与领导政治观点不同而被流放或处以刑罚的事例并不罕见;现实生活中秘书因与领导政治观点不同而遭到不幸的例子也是客观存在的。但从总体上看,秘书工作的基本矛盾是非对抗性的,矛盾双方的统一远远大于之间的对立,而且这种对立主要表现为差异,并非对抗,因而,解决这一矛盾的主要途径是不断提高秘书的辅助水平,使其适应领导的辅助需求。

二、秘书工作基本规律的内涵

名人名言

不论做什么事,不懂得那件事的情形,它的性质,它和它以外的事情的关联,就不知道那件事的规律,就不知道如何去做,就不能做好那件事。[12]

——毛泽东

秘书的辅助水平一定要适应领导的辅助需求,是秘书工作基本矛盾运动过程中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这可以概括为“辅助领导工作律”。马克思曾经说过,真理往往是简单的。“辅助领导工作律”看似简单,但它已不是停留在人们经验层面的感性认识,而是通过对秘书工作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过程的深入研究而得出的科学结论,是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智慧结晶,其中包含着深刻而丰富的内涵。

(一)秘书工作以领导的辅助需求为转移

这种主辅关系规定了领导在秘书工作中居于主导和支配的地位,秘书处于辅助和服从的地位,秘书必须服从于领导的辅助需求,积极主动,千方百计,提高自己的辅助水平,以适应领导的辅助需求。就双方所起的作用而言,领导的辅助需求起主导作用,而且会随着时间、地点、条件的转移而变化,秘书的辅助水平则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它会不断适应这种变化并促进新的领导需求的形成。一切离开领导辅助需求的秘书工作,不仅是毫无价值的无效劳动,而且可能成为提高领导效能的阻碍因素,那就违背了秘书工作的根本宗旨和基本规律。

(二)领导的辅助需求具有客观规定性

首先,领导的辅助需求主要是指领导参加公务活动的需求,而不是领导私人或私欲的需求。必须把辅助需求严格限定在公务活动范围之内,而不是非公务活动。其次,领导的辅助需求是否正当、合理,必须以减轻领导工作负担、提高领导效能、促进组织目标实现为检验标准。凡是有利于减轻领导负担、提高领导效能、实现组织目标的辅助需求,就是正当的、合理的领导需求;反之,就是不正当、不合理的领导需求。最后,必须区分“领导需求”和“普通社会人的需求”两个不同的概念。作为“领导者”,他扮演着领导角色,他的需求自然是指领导工作的需求。因此,“领导的辅助需求”,实际上就是领导工作的需求。秘书工作适应领导的辅助需求,也就是适应领导工作的需求。然而,领导者往往同时担任多个社会角色。例如,一个领导者可能还担任“丈夫”“父亲”“儿子”“亲戚”“朋友”“战友”“同乡”“同学”等多种社会角色。不同的社会角色必然有不同的角色期待和角色需求。在众多的角色需求中,秘书只能满足“领导者”的角色需求,不允许也不可能满足领导者作为其他角色的需求。由此可见,所谓的领导需求,不是主观随意的,更不是无边无际的,而是一个具有客观规定性的科学术语。秘书适应领导的辅助需求,主要是指适应领导工作的需求,而不是适应领导的一切需求。

(三)秘书工作应当从维护集体利益出发适应领导工作的需求

领导的辅助需求不仅具有客观规定性,而且具有利益代表性。因此,认识秘书工作规律,也必须探求其利益根源。任何一级组织的领导都必须代表组织的根本利益,反映组织成员的意志,组织的根本利益决定组织的总体目标,组织目标决定领导意图的形成,领导意图决定秘书工作的方向,这就是组织利益与秘书工作之间的必然联系。因此,秘书要适应领导的辅助需求,最根本的是站在领导工作全局的高度,深刻领会和贯彻执行领导意图,促进组织目标的顺利实现,自觉维护领导集体所代表的组织利益。这是秘书工作基本规律的真谛。

(四)秘书的辅助水平要同领导的辅助需求相适应

遵循秘书工作基本规律,秘书的辅助水平一定要同领导的辅助需求相适应。这种“适应”不可能做到“完全适应”,只能达到“基本适应”,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工作目标的同一性,即秘书工作目标与领导工作目标高度一致。秘书的一切工作都应当为促进领导实现其工作目标服务。二是工作节奏的同步性,即秘书工作的节奏与领导工作的节奏应当保持同步,做到十分“合拍”。三是工作配合的同心性,即秘书与领导之间相互信任,思想一致,同心同德,工作中配合默契。领导使用秘书感到十分顺手,对秘书的工作十分满意,秘书在领导身边工作感到顺心,对领导的品格十分敬佩,使相互关系和工作绩效达到最佳状态。

秘书的辅助水平与领导的辅助需求相适应,具体表现为三种境界。第一种是跟踪适应。先有领导提出辅助需求,然后才有秘书为适应这种需求所做的努力。对于刚踏上秘书岗位的人来说,这是必然要采用的方式。这种跟踪服务方式是一种被动适应,具有滞后性。第二种是同步适应。当秘书熟悉了组织情况,积累了一定经验,在实践中不断总结提高,他就不满足于跟踪适应方式,而是自觉地想领导之所想,急领导之所急,能够及时提供有效服务。这种服务方式就是“同步适应”,具有及时性。第三种是超前适应。如果秘书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重视理论研究,善于独立思考,能用先进技术处理信息,又能高瞻远瞩,统揽全局,并能跨越时空,准确预测领导工作面临之所需,事前做好准备,那就是“超前适应”了。超前适应是一种积极能动的适应,是秘书工作辅助水平的最高境界。在秘书工作中,三种境界的比例大小,反映出秘书辅助水平的高低。

(五)秘书要不断提高辅助水平

秘书要提高辅助水平,必须从三个方面着力:一是努力提高综合素质,这是决定秘书工作辅助水平的关键因素;二是潜心研究领导的辅助需求,善于从领导工作中把握领导意向,对领导可能产生的需求进行超前预测,力求从被动中争得主动,并自觉按照领导需求提供辅助性服务;三是不断改进工作方法和手段,以适应领导不断发展变化的辅助需求。还必须看到,领导对秘书工作的辅助需求是多方面的,为适应领导多样性的辅助需求,秘书还必须努力探索各项秘书工作的特殊规律。只要真正掌握并自觉遵循这些规律,就能充分发挥秘书工作在领导工作中的辅助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