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目标
熟知秘书工作中的五组对立统一矛盾,掌握处理五组对立统一矛盾的基本方法。
秘书工作在基本矛盾运动规律的支配下,还存在着一系列具体矛盾的辩证范畴。有学者提出了“五组对立统一矛盾”说,并认为它是秘书工作的特点。这一学说在秘书学界具有广泛影响。秘书工作的五组对立统一矛盾包括:被动性与主动性的对立统一,事务性与思想性的对立统一,机要性与群众性的对立统一,经常性与突击性的对立统一,综合性与专业性的对立统一。[13]这“五组对立统一矛盾”确实很重要,但它不是秘书工作的一般特点,而是秘书工作的辩证范畴,因为它反映了秘书工作的客观规律,比秘书工作特点更接近秘书工作的本质。
一、机要性与群众性的对立统一
秘书工作是一项机要性很强的工作。汉语“秘书”一词,就包含有“秘密”的意思。英语中的“secretary”(秘书)一词中的词干“secret”,俄语中的“секретарь”(秘书)一词中的词干“секрет”,意思都是“秘密”。这种惊人的相似,恰恰反映出秘书工作都具有机要性。这是因为,秘书工作是辅助领导工作的,而各级领导中枢都是机密核心,秘书部门是各级领导中枢的综合办事机关,秘书人员在领导身边工作,必然接触各种机密。秘书部门是一个核心要害部门,秘书工作的机要性与政治性有着密切的联系。正因为如此,古今中外的领导者在选拔、任用秘书人员时都很慎重,要求政治上绝对忠实可靠,有高度的保密观念、严格的保密纪律,严守各种机密。
但也必须看到,秘书部门又是各级领导机关汇集信息的中心,是联系各方面的桥梁和纽带,其工作特点又具有广泛的群众性。许多文件的拟制、许多决策的实施,都直接涉及群众的切身利益,必须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在各项政策实施过程中,秘书人员必须密切注意信息反馈,倾听群众呼声,才能纠正可能出现的偏差,防止矛盾激化。秘书人员处理群众来信,接待群众来访,进行调查研究,协调部门工作,就是直接面对群众的工作。因此,秘书必须树立群众观念,密切联系群众,关心群众疾苦,及时向领导反映群众的心声,成为领导联系群众的桥梁,面不是横在领导与群众之间的一堵墙。
秘书工作的机要性与群众性是对立统一关系,二者相互依存,相互联系,不可分割。如果只看到秘书工作的机要性,而忽视群众性,把自己完全封闭起来,拒群众于千里之外,就会割断领导与群众的联系,造成信息不灵、情况不明,滋生官僚主义和衙门作风,损害领导机关的形象和威信;反之,如果只看到秘书工作的群众性,而忽视机要性,就会在公务接待和日常交往中丧失警惕,泄露机密,给党和国家及组织自身造成损失,其后果不堪设想。因此,秘书必须妥善处理二者之间的关系,既要始终坚持密切联系群众,又要时刻注意保守机密。
二、综合性与专业性的对立统一
秘书工作具有突出的综合性,包括起草综合性的文电,提供综合性的信息,进行综合性的调研,处理综合性的事务,综合各部门的情况,办理不属于业务部门职责范围的事务。综合性不仅指秘书工作内容的广泛性,更重要的是对各种信息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分析、归纳、抽象和概括,使之由个别上升到一般、由现象深入到本质,总结出带规律的东西,这才是秘书工作综合性的真正内涵。综合性是由秘书工作辅助领导工作的全局性决定的。任何一级领导者都处于不同层次的管理系统全局位置上,都必须总揽全局,预测发展,统筹规划,综合协调。秘书部门作为组织综合办事机构的特殊地位,决定了秘书工作的综合性。综合性要求秘书必须具有全局观念,立足领导工作全局,站在领导者的角度观察、分析和处理问题,提出参谋建议,做到不在其位,当谋其政;必须具有较宽的知识面,成为本机关、本系统的“通才”和“杂家”,以适应领导者驾驭全局的需要;必须具有较强的综合概括能力和综合协调能力,才能做好秘书工作。
另一方面,秘书工作又具有专业性。这是秘书业务的特殊要求。例如,秘书工作要求秘书人员必须具有较高的政策水平、文字水平和理论水平,有较强的参谋能力、调研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和办文、办会、办事能力,熟悉公文、档案、保密、信访、会务、通信、礼仪等方面的知识,会操作现代化办公设备等,要达到上述要求绝非易事,非进行专业训练不可。现代管理的科学化对秘书工作的专业化要求越来越高,秘书人员必须进行正规的专业培训,进行严格的专业考试,才能取得秘书资格。
秘书工作是综合性与专业性的对立统一。综合性是它的主要方面,专业性则是它的次要方面,二者相互渗透,相辅相成。因此,秘书人员必须处理好“博”与“专”的关系,既要有较为广博的知识面,力求成为“专业通才”,又要精通秘书业务,力求成为“秘书专家”,只有这样,才能适应秘书工作的需要。
三、事务性与思想性的对立统一
领导工作有政务和事务两大部分内容。由于领导工作日趋复杂化,而领导者的精力有限,这迫切要求领导者把主要精力用于政务工作方面,集中精力思考和研究宏观决策问题,而把事务工作交给助手——秘书人员去处理,以减轻领导者的工作负担,提高领导工作效率。尽管随着时代的发展,领导者越来越重视发挥秘书工作的参谋职能,但这丝毫不意味着秘书工作可以削弱处理事务的职能。无论秘书工作怎样发展变化,处理事务始终是它的基本职能之一。因此,秘书人员必须从提高机关运转效率的高度,充分认识事务工作的重要性,培养勤奋刻苦、细心耐烦的作风,克服懒惰怕苦、粗枝大叶的作风,不断改进工作方法和手段,努力提高办事效率。
另一方面,秘书工作又具有很强的思想性。这是因为,秘书部门不仅是一个办事部门,它在领导决策过程中还具有重要的参谋职能。例如,在领导决策前进行调查研究,综合情况,提供信息、方案和其他决策依据;在决策形成过程中起草文电,将领导决策形成文字信息,化为切实可行的政策和措施,以便贯彻落实;在决策实施过程中督促检查,及时反馈信息,作为修正决策的参考,以辅助领导正确决策。所有这些工作,都渗透着极强的思想性。“秘书是领导的参谋”,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的。新形势下领导决策科学化、民主化进程不断加快,秘书工作在领导决策过程中的地位作用越来越重要,秘书工作的思想性更加突出。因此,秘书人员必须认真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习近平重要讲话,努力提高思想水平;学习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努力提高政策水平;学习参谋理论和方法,努力提高宏观思维能力和谋略水平,防止和克服“忙忙碌碌的事务主义”倾向。
秘书工作是事务性与思想性的对立统一。首先,二者是相互渗透的。一方面,秘书工作在整体上具有极强的思想性,但就局部而言,即使是思想性很强的工作,也或多或少地带有事务性;另一方面,秘书部门的事务工作又无不具有思想性。其次,二者是相互影响的。事务性是秘书工作的基础,思想性主要是在处理事务中体现出来的,离开事务工作,秘书工作的思想性就失去存在的基础;思想性是秘书工作的灵魂,是做好事务工作的关键所在,离开思想性,秘书工作就失去方向和目标,办事效率不可能高。最后,二者是主从关系。在秘书工作中,思想性是主导方面,事务性是从属方面,但不能因此而忽视事务工作。一个优秀的秘书,必须对事务工作有这样的思想准备:不怕繁杂,不嫌琐碎,又要充分认识事务工作中的思想性,在事务工作中突出思想性。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参谋和助手作用。
四、被动性与主动性的对立统一
秘书工作的辅助性质和从属地位,决定了它存在着被动性的一面。首先,作为领导者的参谋助手,秘书人员和秘书部门必须按领导意图办事,不能自行其是。尽管秘书可以向领导提出不同意见和参谋建议,但在行动上必须坚决服从领导,奉命行事,不得我行我素,从这个意义上说是被动的。其次,秘书部门是各级机关的枢纽和门户,随机性的工作较多,事先难以预计。虽然秘书部门也有自己的计划和安排,但往往变动性大,随机性强,应急任务多,从这个意义上说也是被动的。
被动性与主动性,是就主体自由度的大小而言的。秘书工作尽管要受到领导意图的制约,客观上存在被动性的一面,但它并非消极被动,而是有着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广阔空间。例如,秘书应当善于领会领导意图,紧紧围绕中心工作寻找主动出击的方向;应当具有超前意识,增强工作的预见性和计划性;应当勤于动脑,多思善想,积极主动向领导提出工作建议;应当注意各种情况和资料的积累,随时掌握准确、全面、有用的信息等。所有这些,都离不开秘书人员的主动性。实践证明:哪个组织的秘书人员积极主动,工作活跃,秘书工作的职能作用就发挥得好,就能得到领导的褒奖和部门的信赖;反之,哪个组织的秘书人员消极被动,疲于应付,秘书工作的职能作用就不能得到有效发挥,就不能适应领导工作的需求。“有作为,才能有地位”,这句话道出了秘书工作的真谛。
秘书工作是被动性与主动性的对立统一。一方面,只看到秘书工作的被动性,看不到主动性,必然导致秘书人员把自己完全置于消极被动的地位,满足于领导叫干什么就干什么,工作中遇到什么就办什么,缺乏积极主动性,肯定做不好秘书工作。另一方面,如果不承认秘书工作有被动性,无限夸大秘书工作的主动性,秘书人员就可能离开自己的辅佐位置,摆脱领导意图的控制,产生越权行为,同样会导致秘书工作的失败。正确的方法是,秘书人员在工作中既要不折不扣地贯彻领导意图,执行领导指示,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性地贯彻领导意图,力求从被动中争取主动,不断开创秘书工作的新局面。
五、经常性与突击性的对立统一
所谓经常性工作,既包括经常出现、反复进行的工作,如办文、办事、办会、办信、接访等;又包括周期性的工作,如年初的计划、半年和年终总结、重大节日领导活动安排等。经常性工作往往事先有预见,有计划,执行有依据,秘书部门内部分工较明确,秘书人员只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按章办事,就能保证领导工作正常运转。秘书做好经常性工作,有利于提高领导机关的整体工作效率,使整个机关像一部机器一样高效运转。秘书部门应注意各项经常性工作的连续性,妥善安排,定期向领导汇报情况;还应注意在经常性工作中总结经验,积累资料,探索特点和规律;特别应注意保持对新事物的敏感性,善于从经常性工作中发现新情况,研究新问题,提出新办法,切忌因循守旧,故步自封。
所谓突击性工作,一方面是指事先未预计到的、突然发生的、需要秘书人员突击处理的事项,如重大灾情、重大社情、重大事故等偶发事件,必须刻不容缓地突击处理;另一方面,也指秘书临时完成某项突击性任务,如临时受命调查某一事件,为临时决定召开的会议准备材料,向突然到来的上级视察人员提供有关资料等。所有这些,秘书必须按照领导要求突击完成,不得延误。处理重大突发事件,要求秘书人员胆识兼备,善于应变,既要迅速敏捷,又要沉着冷静;完成突击性任务,要求秘书人员具有过硬的素质、吃苦的精神、顽强的作风、快速的时效。总之,做好突击性工作是对秘书人员素质和能力的全面检验。
在秘书工作中,经常性是它的主导方面,突击性则处于次要的从属地位,二者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秘书既要连续不断地处理经常性工作,又要能够应付突如其来的复杂情况,这是很不容易的。实际上,经常性工作与突击性工作之间有着内在的联系。如果秘书对经常性工作的处理富有经验,得心应手,对各类问题的背景材料烂熟于心,了如指掌,对办事的渠道早已沟通,一呼百应,那么一旦遇到突发事件,就能从容应对。秘书做好经常性工作,并注意总结经验,积累资料,加强预测,就为完成突击性工作创造了条件;完成突击性工作,能够有效地锻炼和提高秘书人员的工作能力,从而有助于秘书做好经常性工作。这就是秘书工作中经常性与突击性的对立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