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目标
1.熟知秘书与下级关系的定位。
2.掌握秘书协调与下级关系的方法和艺术。
秘书除了要协调与领导的关系、与职能部门的关系外,还应该协调好与下级和人民群众的关系。如果说,秘书与领导和同事之间关系处理得好坏,直接影响到组织内部的工作效率,那么,秘书与下级特别是基层群众的关系处理得好坏,直接影响到组织的整体形象,甚至关系到组织的存亡。
一、秘书与下级关系的定位
(一)在组织层级上是上下级关系
秘书主要是为本级领导服务的,工作上以内务为主。但是,秘书经常代表领导者和机关给下级单位下达指示、通知,此时,秘书和下级单位就含有组织层级上的上下级关系。
(二)在人格地位上是平等关系
尽管在组织层级上存在差异,秘书看起来处于高高在上的位置,但秘书和下级人员并无高低贵贱之分,只有具体分工不同,都是为人民服务的。因此,秘书人员与下级部门人员之间在人格上是平等的。
(三)在工作定位上是服务与被服务关系
下级和基层单位是组织运转的基础。组织的高效运转,需要上下齐心协力。秘书要发挥上情下达、下情上传、密切联系、凝神聚气、形成整体合力的重要作用。作为秘书,除了服务领导、服务机关各部门外,还应当特别强化为下级服务、为基层服务、为群众服务的意识,这是秘书工作性质和宗旨的重要体现。
二、秘书协调与下级关系的方法和艺术
(一)谦虚谨慎,平等待人
秘书人员要充分认识自己所处的特殊地位,时时处处严格要求自己,特别注意谦虚谨慎,平等待人。一不自恃。不能认为“机关牌子大、领导靠山硬”而有所依仗、有恃无恐,更不允许滥用领导和办公室的名义谋取个人私利。二不自负。秘书在思想上要树立平等观念,要克服特殊感、优越感,以平等的态度对待下级,尊重群众。不论是对下联系,传达领导指示,了解各单位的情况,还是处理工作矛盾,都要注意态度和蔼、谦虚,有礼貌,不能居高临下,口大气粗,盛气凌人,更不能颐指气使,以势压人,摆架子,耍威风。要“夹紧尾巴做人”,坚决防止对下级和基层干部群众态度傲慢、发号施令的现象。三不自诩。防止自我表露、吹嘘炫耀,特别是涉及领导个人的工作和生活,不能随意张扬,妄加评论,对于组织内部的机密,更应当守口如瓶。要虚心向下级学习,向基层单位学习,向人民群众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四不自狂。秘书对来访群众要做到以礼相待,热情服务。在政策制度允许的范围内,千方百计地帮助下级和基层群众解决困难和问题,坚决杜绝和克服领导机关“人难见、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的官衙作风。
(二)广开言路,民主管理
但凡有才能的下级人员,一般都是自尊心很强的人,假如秘书人员对下级人员态度傲慢,自恃高明,动辄训斥,颐指气使,那些有才能的人是宁可得罪上级也要保持尊严的。正如诸葛亮在《察疑第五》中说的:“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马为策己者驰,神为通己者明。”自古以来开明君主都懂得“君待臣以礼,臣报君以节”的道理。今天的秘书人员应该有更高的思想境界,要协助领导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充分发扬民主,广开言路,以自己的真心诚意换取群众的热情帮助,才能做好工作。第一,秘书在做好保密工作的前提下,尽量采取多种方式向基层群众介绍整个组织的整体情况,让群众参与进来,了解组织的目标以及群众关心的焦点和热点等倾向性问题,让他们及时判断组织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落实到自己的工作中去。第二,重视基层群众的意见。秘书人员应经常深入基层征求群众意见,把那些合理的建议和要求带回来,提供给领导者参考,尽量贯穿到决策中去,真正实现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
(三)掌握平衡,处理矛盾
在下级单位和基层群众中难免会产生一些矛盾和纷争,甚至发展为成见或私仇。秘书人员经常会受领导委托出面处理基层单位出现的矛盾,协调各方面的关系,这就需要掌握平衡的艺术。一是不提及纠纷的具体内容,而是晓以全局和大义。这种协调法就是告诉纠纷的一方或双方,个人的事再大也是小事,个人的耻辱再大也是小耻,促使他们想大事、顾全局,帮助他们解开“疙瘩”,达到团结的目的。二是不给他们说“大道理”,而是晓以个人立身之道。这种协调法就是启示纠纷的一方或双方,要珍惜个人的社会信誉,珍惜朋友之间的友谊,不要因一些小事闹纠纷,使自己成为众所嫌弃的人物。三是不卷入具体争论的旋涡,而是干预、抑制双方的过分举动。这种调节法就是启示纠纷的一方或双方,正常的争论是有益的,可促进个人政治上的进步、思想上的成熟。但不能过火,不能超过一定的限度,不能使矛盾激化造成分裂。四是不纠缠旧事算老账,提倡摒弃前嫌向前看。这种协调法就是启示纠纷的一方或双方,要从当时的环境分析,而不是过分追究个人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