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论教育的功能
与同时代的许多改革者一样,蒙台梭利承认教育具有影响社会发展的功能。她把教育视为促进人类文明的一条重要途径,看做实现社会重建和拯救人类的最佳手段。但她意识到,教育的这种社会功能主要通过影响个体的发展来实现的。她指出:“要想帮助和拯救世界只能依靠儿童,因为儿童是人类的创造者。儿童被赋予各种未知的能力,这些能力能够引导我们走向一个光辉灿烂的未来。如果我们确实渴望一个新世界,那么教育就必须把发展这些潜在的可能性作为它的目标。”[36]
以上述观点为出发点,蒙台梭利认为社会必须关心儿童,承认其权利,满足其需要。首先是父母必须担负起他们的责任,而社会要给其以必要的指导。社会必须给予教育以物质上和精神上的帮助,尤其是应给教育投入更高比例的资金。同时,教育也同样应该通过其自身进步所取得的利益慷慨地报偿社会。
(二)论教育的目的
蒙台梭利指出,教育的双重目的:“一是生物学的目的;二是社会学方面的目的。从生物学上讲,我们希望教育能够帮助个体自然地发展;从社会学上看,我们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个人适应环境。”[37]在她看来,在儿童个性形成的时期(婴幼儿时期),主要应帮助儿童身心的自然发展;而在急速发展时期过后,应更多地注意社会学的目的,即使人能适应环境。
蒙台梭利希望用自己的新方法培养品质优异的人,他们将成为有能力、有条件保持我们科学进步文明的强有力的新一代。她没有详细地描述这种新式教育将带来的理想境界,但至少她把自己的希望与同时代的改革者的希望联系在一起,相信通过他们的努力可以出现一个新的、更美好的世界。她将新式教育视为一场“和平革命”,一场非暴力的、不流一滴血的、最终将暴力完全排除在外的革命。这是人类新的光明和希望之所在。
(三)设立“儿童之家”的意义
蒙台梭利赋予儿童最初几年的生活以极其重要的意义。她认为,最重要的生活时期不是大学学习阶段,而是自出生至6岁这个性格形成的重要时期。所有的社会和道德习惯都在幼儿期形成,并且不可能全部根除掉。
对于当时的学前教育的落后状况,蒙台梭利深感不满,认为无论是为学前儿童建立的机构还是家庭,都未能建立真正能够帮助儿童发展的制度,并且有关提供这种帮助的教育概念,在社会组织中仍然没有地位。她强调指出,当今教育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要求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目标一致,但现实的情况却与此原则相悖。因此,“儿童之家”的设立就具有重要的意义。它的社会意义是通过“楼内学校”的特点表现出来的。教师既是学生的邻居,又是周围人群的“道德女神”;“儿童之家”的设立,有助于密切学校与家长的联系,有助于妇女外出工作,使家庭教育向社会化方向迈出第一步;“儿童之家”的设立还有“纯教育意义”,它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进行教育,为儿童的自然发展提供了适宜的环境,促进其身心协调发展。
蒙台梭利把儿童的发展同社会的发展紧密联系起来,希望通过人的生理和心理的完善使新世界从旧世界中缓慢地产生出来,通过革新教育的方法防止革命和战争,实现世界和平。虽然从阶级本质上说,她的教育理论是为当时的资本主义社会服务的,但也反映了她热爱世界和平的、人道主义的精神。并且她重视学前儿童的教育,深刻地揭示了“儿童之家”在会发展和儿童发展中的重要意义,在引起社会对学前儿童及其教育的改革的关注和促进学前社会教育的发展方面,都有着积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