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的教科研工作过程是一个求真、求实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进而获得自我成长的过程,教科研不仅能解决课程实施中的问题,加速队伍成长,还能对整个幼儿园整体质量的提高都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向教科研要质量是幼儿课程实施推进过程的必然选择,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园长对教科研工作的参与和领导起着非常关键甚至是决定性的作用。
1.园长应真正承担课题并带领全园参与课题研究
无论多么忙,园长都应该真正承担课题,发挥课题负责人的作用,履行教科研第一责任人的职责。团长要带头做科研,亲自承担课题研究,从设计实验方案,到按方案组织实施、进行实验研究,撰写专题论文、研究报告、调查报告等,这样才能真正依托教科研推动一线教育改革。此外,园长还要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发挥科研引领的作用,与教师一起讨论问题,带领教师真正开展有意义的研究,使教师们都能从中感受到园长对教育科研的重视,并能从园长的引领中学会依托科研开展课程改革。
2.园长真正参与教科研活动
现实生活中虽然有些园长是课题研究的负责人,但在具体开展教科研工作的时候却很少参加,将自己游离其外。作为园长这是不可取的,只有真正成为其中的一员,成为教科研实践者中的一员,并带领教师开展研究,同时在研究过程中对教师们起到引领作用,才能真正推动课程的实践与实施,也才有能力带领广大教职工坦然面对接踵而来的各种改革,在新的形势下克服种种困难,不断提高办学质量。
3.园长在教科研工作中切实发挥专业引领作用
园长参与教科研工作并不是说园长要“主导”“把控”教科研,不是说教科研活动中园长“一个人说了算”、体现“一家之言”,相反,我们认为园长的真正参与体现在园长有效地通过教科研活动了解课程实施者存在的问题、困惑,并给予有针对性的、适宜的指导。教师和幼儿一样,都是主动的学习者,充分激发教师学习的热情及投身教改的主动性、积极性是园长参与教科研工作中关键的任务。
(1)做忠实、耐心的倾听者,通过倾听,了解想法,发现问题。
教师丰富的教育经验是独特资源,是教师成长的根基。新知识的建构,新理念的内化必须建立在自身原有教育经验的反思基础上,才会成为对他们的日常工作具有实际意义的理论。幼儿园进行的教研活动如果不能建立在教师已有经验的基础之上,不能与教师已有经验相联系,那么这样的研讨是无意义的,因为引导不具针对性,就无法与教师共鸣,无法真正促进教师的发展。所以在研讨之初,园长所做的只是倾听与对话。研讨过程中,为提高教科研工作的针对性,同时给予教师有针对性的指导与引领,我们倡导园长不要盲目点评,而是认真地做一个忠实的倾听者,倾听教师的心声,倾听教师对问题的理解与认识,以全面的了解教师的现有认识水平,把握教师的已有经验,并在此基础上给予有针对性引领。
(2)做研究过程中问题的质疑者、提问者,通过提问引领思考。
园长应当注重借助于“适宜的问题”引导教师深入思考,根据研究目的提出一些关键性的问题,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展开,形成“发现问题—辨析问题—寻求对策—解决问题—再发现问题”等环节构成的问题链教研,进而引导教师一步步思考,逐步将研究引向深入。
例如,在关于班级“小小值日生”的生活课程进行研讨的过程中,各个班级都纷纷介绍了各具特色的值日生内容,分享了很多班级的工作经验。园长发现虽然各班形式不同,内容也很丰富,但却存在几个问题:第一,班级值日生,我们年年在做,班班都在实践,但是班级设置值日生的核心价值到底是什么?这个问题教师却并不清晰。第二,小中大班各个班级孩子的能力是有差异的,但教师的内容交流中,各个班级值日生工作的内容层次并不凸显。第三,很多班级值日生墙饰很美,但是与孩子的互动性不强。针对这些问题,园长适时依次提出问题:“班级开展值日生工作的目的是什么,对孩子的核心发展价值是什么?”“小中大班孩子值日生工作内容都何不同,请根据幼儿的发展能力梳理小中大班不同值日生工作内容,并说明依据。”“怎样做班级值日生墙饰才能更具操作性,与孩子们实现更好的互动?”园长的提问引领教师思考发现深层的内容,发现班级值日生工作的问题,起到很好的问题式指导作用。
小练习
引领教师反思教学活动的四个维度
1.活动目标定位是否准确,是否符合年龄特点与班级幼儿水平?
2.活动内容是否适宜,是否有助于目标的达成?是否有趣?是否必须?
3.教师对幼儿的引导是否到位?环境材料是否很好地支持了活动目标的实现?体态语言是否丰富适宜?环境创设是否得宜?策略是否有效地促进了幼儿的主动学习?
4.幼儿的反应如何,是否投入?是否获得了相关经验?活动目标是否体现到幼儿的发展上?
(3)做与教师平等沟通的交流对话者,在对话中碰撞思想。
园本教研如果没有教师的主动参与,没有教师与教师之间的平等对话、民主讨论、自由交流和智慧碰撞,就没有相互沟通、理解、启迪和完善,园本教研就只能流于形式,缺乏实效。为积极调动教师参与的积极性,园长需剔除学校领导独断专行的作风和培训者高高在上的自大心理,与教师建立一种平等的合作关系,实现由过去的领导者、指挥者、传授者、检查评估者向服务者、合作者、引领者及研究促进者转变,从“专家霸权”“骨干霸权”走向“集体对话”,走进教师,解读心灵,“做教师的合作伙伴、知心朋友”,不给教师任何压力,真诚的成为教师的对话者。这样教师才能敞开心扉,才敢真正的说出自己心中的困惑,园长才真正有可能理解教师,发现研究中存在的真问题。
(4)做教科研活动的引领者、提升者,通过提升实现质变。
虽然教科研活动要充分的调动教师的智慧,要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要打破以往园长我说你记,我讲你听的模式。但这并不是说教科研活动不需要园长高位的提升,事实上,不经提炼与引领的教科研活动很可能停留在“就经验论经验”“就事论事”的层面,缺乏将经验与理念结合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园长在教科研活动中一个核心任务在提升。园长要在研讨的基础上,提炼教师经验并与一定的理念相结合,使教师不只有感性认识,更要上升到理性认识层面,为教师在理论与实践、经验与理念之间搭建起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