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欣赏

八、东方文学与诗人

字体:16+-

东方文学也称为亚非文学,它是相对欧美文学或西方文学而言的。东方文学是世界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世界文学中占有重要地位,是世界文学最早的源头——古代埃及文学、巴比伦文学都形成于公元前三千多年,而苏美尔和阿卡德文学还要更早一些。

(一)古代东方文学诗歌创作概况

古代埃及文学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学。在古埃及文学中,诗歌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古埃及诗歌分为世俗诗、宗教诗和赞颂诗。其中,最古老的宗教诗歌总集是《亡灵书》。《亡灵书》是一部关于死人的书,共收入27篇诗歌,包括神话诗、祈祷诗、颂神诗和咒语诗。这些诗歌主要反映了古代埃及人的宗教信仰、冥国观念以及奴隶主阶级的思想意识,在艺术上也有许多可取之处。

古代巴比伦文学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学之一。巴比伦王国是两河流域的文明古国。巴比伦文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远古的苏美尔和阿卡德文学时期。巴比伦文学最杰出的代表是史诗《吉尔伽美什》。它是目前已发现的世界文学中最早的史诗,大约形成于公元前两千年前后,共有3000余行,史诗的中心是赞颂以吉尔伽美什为代表的英雄行为以及英雄间的友谊,表现了为民建立功勋的英雄主义思想。《吉尔伽美什》在世界文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不仅影响了西亚各民族的文学,也影响了希腊罗马文学,并辗转地启示了欧洲文学的创作。

古代印度文学以丰富多彩著称于世,大约包括自公元前2000—公元600年间的作品。在古代印度文学中,成就较高、影响较大的当首推诗歌,包括史诗。

《吠陀》是印度最古老的诗歌总集,大约形成于公元前一千多年,共有四种本集,即《梨俱吠陀》《阿闼婆吠陀》《娑摩吠陀》和《耶柔吠陀》。以《梨俱吠陀》文学成就最高。《梨俱吠陀》共收入诗歌1028首,约四万行,主要是供祭祀时朗读的颂神诗,也收入一些劳动歌谣和爱情诗。

在古代印度文学中,两大史诗《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占有突出地位,是印度文学的杰出代表。根据传说和史诗本身的有关记载,《摩诃婆罗多》的作者是广博仙人,中心故事是描写古代印度两大王族——俱卢族和般度族之间争夺王位的斗争。全书共18篇,约为10万颂(每颂两行——编者注),被认为是世界上最长的史诗。《罗摩衍那》的作者相传为蚁垤仙人,中心故事描写罗摩王子一生的曲折经历。全诗共7篇,约2万4千颂,大致情节分为罗摩早期的宫廷生活、被放逐、楞伽之战和罗摩复位四个部分。《罗摩衍那》在艺术上取得了较高的成就。它虽然是人类童年时期的创作,但能够成功地塑造出多个个性突出的艺术形象,善于通过尖锐的矛盾冲突展开情节,刻画人物,表现主题。在语言上采取比喻、排比、夸张和象征等描写手法,具有清新朴实的艺术风格。

《旧约》是《圣经》的组成部分,是古代希伯来文学的总集,是希伯来文学的基础。其中《雅歌》向我们展示了古代希伯来的诗歌成就。《雅歌》是一部爱情诗集,大约产生于公元前4—3世纪,共八章。它的内容朴实,不带宗教意味,比较细腻地展现青年男女之间爱情的欢乐和痛苦,以及对美好的爱情无比珍视、忠贞不渝的态度。《雅歌》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善用比喻等艺术手段,它高超的艺术技巧曾引起后世许多作家和诗人的称颂和赞叹。

(二)诗人与创作

1.迦梨陀娑及其创作

迦梨陀娑的字面含义是“迦梨女神的奴仆”,这位诗人的生平没有历史记录可考,但从其作品可以看出他才华超群,感情充沛,并且十分熟悉、热爱印度的自然风光。作为印度历史上最杰出的诗人和戏剧家,他创作了很多作品。其中诗歌方面他著有两部叙事诗《罗怙世系》和《鸠摩罗出世》,一部抒情诗集《时令之环》。最具代表性的是抒情长诗《云使》。

《云使》是印度文学史上最早的抒情长诗,是印度古典诗歌的优秀代表。诗歌分为《前云》和《后云》两个部分,共125节。中心是叙述一个小神仙药叉托云朵给爱妻传递信息的故事。这首诗由于在思想和艺术表现上达到了高度的和谐与完美,因而成为世界古典诗歌中脍炙人口的名作。

2.杜勒西达斯及其创作

杜勒西达斯(1532—1623年)是印地语文学史上影响最大的诗人,在中古印度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他的代表作长诗《罗摩功行录》是在史诗《罗摩衍那》的基础上进行加工和再创造的,但它比《罗摩衍那》更为集中、更为精练、更具有艺术感染力。

《罗摩功行录》通过罗摩王子的一生,展示了王室内部争权夺势的斗争,暴露了现实社会的矛盾,颂扬了反抗邪恶的英雄行为和正直、善良等道德准则,在当时反对异族侵略和伊斯兰教的渗透上具有积极意义。由于长诗真实、生动地反映了古代印度的社会历史面貌,表达了人民的理想和愿望,因而它在印度北方的影响远远超过史诗《罗摩衍那》。

3.穆坦纳比及其创作

穆坦纳比(916—965年)是中古时代著名的阿拉伯诗人。生于库法,少年时就显露出诗歌的才华。曾一度献诗权贵,遭冷落,长期流浪四方,公元965年,在返回故乡途中被其所讽刺对象的亲戚杀害。他的诗爱憎分明,感情充沛,语言华美,被誉为“最完美的诗”。

4.麦阿里及其创作

麦阿里(973—1075年)是一位著名的盲诗人。他幼时因患天花双目失明,但聪颖过人,勤奋好学。成年后,曾在巴格达等地居留,深受阿拉伯古老文化和一些哲学思想的影响。相传他一生中写了不少诗歌和散文,但现存的只有两部诗集和两部书信集。他的诗歌往往带有深刻的哲理性,表现出对宗教、社会以及人生的探索和悲观主义态度。诗人对现实的厌恶批判态度,在当时具有进步意义。麦阿里的诗歌创作在阿拉伯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被人称为“诗人中的哲学家和哲学家中的诗人”。

5.鲁达基及其创作

鲁达基是波斯文学史上第一位著名的诗人,约生活于公元9世纪50年代至10世纪40年代。曾是萨曼王朝的宫廷诗人,晚年时穷困潦倒,生活处境十分悲苦。相传他一生写了130万行诗,但流传下来的只有几千行。他在许多诗中以鲜明的爱憎描绘了现实社会的黑暗,批判了宗教对人的思想禁锢,暴露了统治阶级的罪恶,对被压迫者表示了深切的同情。

鲁达基的诗歌反映了那个时代的先进思想,充满积极进取精神,并在诗歌形式上有所革新和创造,为波斯诗歌的发展开创了道路,被称为“诗人之父”。

6.菲尔多西及其创作

菲尔多西(约934—1020年)是继鲁达基之后的著名作家。他与后来的萨迪、哈菲兹被称为波斯文学史上的“三大诗人”。菲尔多西生活于波斯历史上社会矛盾和民族矛盾十分尖锐的时代。当时阿拉伯人的入侵以及社会的黑暗,都在诗人心目中激起强烈的悲愤和憎恶,尤其是在异族统治下的屈辱生活更使他燃起爱国主义热情。他的长篇叙事诗《王书》(又译《列王记》)就是在这种思想基础上进行创作的。

《王书》完成于1010年,是作者35年心血的艺术结晶。

它从波斯的远古神话传说写起,一直写到萨珊王朝(224—651年)的末期,包括了25代王朝和50多个帝王的历史故事。《王书》由神话传说、英雄故事和历史故事三部分组成,其中英雄故事占有重要地位。史诗着重塑造了一位卓越的勇士、民族英雄鲁斯坦姆的形象。他为了捍卫祖国的疆土,南征北战几十年,立下了丰功伟绩。诗中以浪漫夸张的笔调多方面地表现了鲁斯坦姆的英雄性格,其中不少情节写得十分精彩而引人入胜。《王书》由于表现了菲尔多西向往太平盛世的政治理想,反映了人民的美好生活愿望,赞颂了捍卫祖国疆土的勇士和英雄,也由于它艺术上的卓越成就,因而成为波斯文学史上的不朽名著,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7.泰戈尔及其创作

泰戈尔(1861—1941年)是近代印度文学的光辉代表。他不仅是一位杰出的诗人、小说家、戏剧家,也是一位著名的音乐家、美术家和社会活动家。他的创作产生了世界性的影响。

罗宾德拉特·泰戈尔出生在印度加尔各答市一个地主资产阶级家庭。父亲是当时有名的哲学家、诗人和宗教改革者。他的家庭是加尔各答市知识界的活动中心,经常举行文学活动,讨论社会问题。这种环境对泰戈尔世界观的形成起了重要作用。泰戈尔七八岁时即开始习诗,14岁时发表爱国诗篇《献给印度教庙会》;16岁时发表长诗《诗文的故事》。泰戈尔1878年赴英国学习法律,但他对法律不感兴趣而热衷于英国文学和欧洲音乐。由于对英国的社会感到失望,没有毕业便于1880年提前回国,此后逐渐走上了文学创作的道路。1881年泰戈尔出版了他第一部诗集《黄昏之歌》,受到文坛的重视。老作家般吉姆·查特吉看了诗后,称他是印度文学天空中正在升起的太阳。

泰戈尔的诗歌创作分为早期、中期和后期三个阶段。早期以故事诗为主。思想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揭露各种形式的封建压迫,歌颂劳动人民的优美品德;一是赞美反抗异族侵略的英雄人物,宣扬爱国主义精神。中期以抒情诗为主。在20世纪初民族解放运动高涨的年代,泰戈尔曾积极地投身于运动之中,表现出巨大的政治热情,并写下了《戈拉》等一系列批判现实主义作品。泰戈尔作为资产阶级作家,他的思想也是很复杂的,不仅世界观中充满着矛盾,文艺观中也含有唯心主义成分。因此,在民族解放运动转入低潮以后,他思想上和创作上的弱点(政治上的改良主义,信仰上的泛神论等)就暴露出来了。这时,他出版的《吉檀迦利》《新月集》《园丁集》《飞鸟集》等诗集,充分显示了这种矛盾。总的来看,这几部诗集带有复杂的性质:一方面,它们不同程度地触及了当时的一些社会问题,反映了作者一贯的爱国主义思想和人道主义精神;另一方面,在一些诗歌中又表现出较为浓重的宗教观念和神秘主义色彩。后期创作以政治抒情诗为主。20世纪二三十年代,在印度国内外革命斗争形势的影响下,泰戈尔思想和世界观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于是他结束了半退隐的生活,挣脱了束缚心灵的坚韧罗网,抛弃了不切实际的幻想,以崭新的姿态再次投入民族解放运动的激流。从此,他的诗歌创作也进入了一个新的境界:逐渐克服了中期创作留下的阴影,一扫改良主义情调和神秘主义表现,显示出鲜明的政治倾向性。

8.纪伯伦及其创作

纪伯伦(1883—1931年)是黎巴嫩著名的诗人、作家和画家。从1911年开始长住美国从事文学活动。他一生写了大量的诗歌、散文、散文诗和小说,以散文诗影响最大。他出版的散文诗集有《先驱者》《先知》《沙与沫》《先知园》等。其中《先知》是他的代表作。在这部诗集中,他以智者赠言的方式,通过对爱与美、生与死、善与恶、婚姻与家庭、法律与自由等问题的论述和探求,表达出对祖国、对人民深厚的爱,对自由美好生活的向往,对资本主义社会丑恶现实的憎恶。纪伯伦的散文诗想象丰富,语言优美,韵律和谐,充满深刻的寓意和浓郁的抒情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