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编国学读本

钱神论[1]

字体:16+-

鲁褒

有司空公子,富贵不齿[2],盛服而游京邑,驻驾乎市里[3],顾见綦毋先生班白而徒行[4]。公子曰:“嘻!子年已长矣,徒行空手,将何之乎?”

先生曰:“欲之贵人。”公子曰:“学《诗》乎?”曰:“学矣。”“学《礼》乎?”曰:“学矣。”“学《易》乎?”曰:“学矣。”

公子曰:“《诗》不云乎:‘币帛筐篚[5],以将其厚意。然后忠臣嘉宾得尽其心。’《礼》不云乎:‘男贽玉帛禽鸟,女贽榛栗枣修[6]。’《易》不云乎:‘随时之义大矣哉[7]!’吾视子所以,观子所由[8],岂随世哉?虽曰‘已学’,吾必谓之未也[9]。”先生曰:“吾将以清谈为筐篚,以机神为币帛,所谓‘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者已[10]。”

公子拊髀大笑[11],曰:“固哉[12],子之云也!既不知古,又不知今。当今之急,何用清谈?时易世变,古今易俗,富者荣贵,贫者贱辱。而子尚质[13],而子守实[14],无异于遗剑刻船[15],胶柱调瑟[16]。贫不离于身,名誉不出乎家室,固其宜也。

“昔神农氏没,黄帝、尧、舜教民农桑,以币帛为本,上智先觉变通之[17]。乃掘铜山[18],俯视仰观,铸而为钱,故使内方象地[19],外员象天[20]。钱之为体,有乾有坤[21),其积如山,其流如川。动静有时,行藏有节。市井便易[22],不患耗折[23]。难朽象寿[24],不匮象道[25]。故能长久,为世神宝[26]。亲爱如兄,字曰孔方,失之则贫弱,得之则富强。无翼而飞,无足而走,解严毅之颜[27],开难发之口。钱多者处前,钱少者居后。处前者为君长,居后者为臣仆。君长者丰衍而有余,臣仆者穷竭而不足[28]。《诗云》:‘哿矣富人,哀哉茕独[29]。’岂是之谓乎!

“钱之为言泉也[30]。百姓日用[31],其源不匮,无远不往,无深不至。京邑衣冠[32],疲劳讲肄[33],厌闻清谈,对之睡寐,见我家兄,莫不惊视。钱之所佑,吉无不利,何必读书,然后富贵[34]?昔吕公欣悦于空版,汉祖克之于嬴二,文君解布裳而被锦绣,相如乘高盖而解犊鼻。官尊名显,皆钱所致。空版至虚,而况有寔;嬴二虽少,以致亲密[35]。由是论之,可谓神物。无位而尊,无势而热,排朱门,入紫闼[36]。钱之所在,危可使安,死可使活;钱之所去,贵可使贱,生可使杀。是故忿争辩讼,非钱不胜;孤弱幽滞,非钱不拔;怨仇嫌恨,非钱不解;令问笑谈[37],非钱不发。洛中朱衣当途之士[38],爱我家兄,皆无已已[39]。执我之手,抱我始终。不计优劣,不论年纪,宾客辐辏[40],门常如市。谚曰:‘钱无耳,可暗使。’岂虚也哉!又曰:‘有钱可使鬼。’而况于人乎?子夏云:‘死生有命,富贵在天[41]。’吾以‘死生无命,富贵在钱’。何以明之?钱能转祸为福,因败为成。危者得安,死者得生。性命长短,相禄贵贱[42],皆在乎钱。天何与焉[43]?天有所短,钱有所长。‘四时行焉,百物生焉[44)’,钱不如天;达穷开塞[45),赈贫济乏,天不如钱。若臧武仲之智,卞庄子之勇,冉求之艺,文之以成人矣。今之成人者何必然?唯孔方而已[46)。夫钱,穷者能使通达,富者能使温暖,贫者能使勇悍。故曰:君无财则士不来,君无赏则士不往。谚曰:‘官无中人,不如归田[47)。’虽有中人,而无家兄,何异无足而欲行,无翼而欲翔?使才如颜子,容如子张[48),空手掉臂,何所希望?不如早归,广修农商,舟车上下,役使孔方。凡百君子,同尘和光[49),上交下接[50),名誉益彰。”

注释

[1]本文选自《艺文类聚》(唐欧阳询编,汪绍楹校订,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内少量文字据《册府元龟》卷九百三十八补。鲁褒:西晋文学家,字元道,南阳(今属河南)人。家贫好学,终身末仕。西晋元康之后,有感于当时社会黑暗腐败,隐姓埋名,著《钱神论》讥刺时弊。后不知所终。

[2]不齿:这里的意思是说司空公子家世富豪,他人无法相比。

[3]市里:街市里巷。

[4]班白:即“斑白”,头发花白。

[5]币帛筐篚(fěi):用筐篚装着币帛,意为致送礼物。篚,圆形的盛物竹器。按:《诗经·小雅·鹿鸣》毛序:“《鹿鸣》,宴群臣嘉宾也,即饮食之,又实币帛筐篚,以将厚意,然后群臣嘉宾得尽其心矣。”

[6]“男贽”二句:《左传·庄公二十四年》:“御孙曰:‘男贽大者玉帛,小者禽鸟,以章物也。女贽不过榛栗枣修,以告虔也。’”贽,见面礼,这里作动词,以……为见面礼。修,干肉。

[7]“随时”句:这是《周易·随卦》彖辞中的一句。

[8]“吾视”二句:这是套用《论语》中的话。《论语·为政》:“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所以,所借助的方法。以,借助,凭借。

[9]“虽曰”二句:这是翻用《论语》中的话。《论语·学而》:“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致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10]已:同“矣”。“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也是用《论语·阳货》中的话。

[11]拊髀(bì):拍大腿。拊,拍。髀,大腿。

[12]固:固陋,鄙陋。

[13]尚质:崇尚朴质。

[14]守实:恪守纯实。

[15]遗剑刻船:即“刻舟求剑”,见《吕氏春秋·察今》。

[16]胶柱调瑟:意谓拘泥不知变通,典出《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柱,琴瑟等乐器上的部件,可以移动以调音,被胶固定则不能调音。

[17]上智先觉:指那些聪明而最早觉悟的人。

[18]铜山:蕴藏、出产铜矿的山。

[19]内方象地:中间铸成镂空的方形,象征地。古人认为地是方形的,钱中间是方孔,故云象地。

[20]外员象天:外沿铸成圆形,象征天。古人认为天是圆形的,故云像天。员,通“圆”。

[21]有乾有坤:即上文所说“内方象地,外员象天”,乾是天象,坤是地象。

[22]市井:集市,街市。便易:方便容易。

[23]耗折:耗费折损。

[24]难朽象寿:钱不易腐烂,象征长寿。

[25]不匮象道:钱在社会上流通,数量有限而不会匮乏,象征周流不息的天道。

[26]为世神宝:被世人爱重。

[27]解严毅之颜:使严肃庄重之人的脸色和缓下来。

[28]“处前”四句:据《册府元龟》卷九百三十八补。丰衍:丰厚富足。

[29]“哿矣”二句:这是《诗经·小雅·正月》里的两句诗。哿(gě):欢乐。茕(qióng)独:孤独无依的人。茕,没有兄弟的人,引申为孤独无依的人。

[30]“钱之”句:“钱”这个字的意思就是“泉”。“钱”“泉”二字读音相近,故古人常作这样的解释,兼用泉水流动不止来比喻钱流通于社会。

[31]日用:每天都在使用。

[32]京邑衣冠:京城里的衣冠之士,即士人。

[33]讲肄:讲学。肄,学习。

[34]“何必”二句:这里是戏仿《论语·先进》“何必读书然后为学”一句。

[35]“昔吕公”十句:据《册府元龟》卷九百三十八补。吕公欣悦于空版,《史记·高祖本纪》中吕公在沛令处相中刘邦的事典。空版,指当时刘邦声称有“贺钱万”,“实不持一钱”的故事。版,进见时的名帖。汉祖克之于嬴二,用《史记·萧相国世家》事。刘邦做亭长赴役咸阳,别的小吏都只送他三钱银两,唯有萧何送他五钱,刘邦将萧何的好处铭记在心,登帝位后多封了萧何二千户。文君解布裳而被锦绣,谓卓文君换下粗布衣裳,穿上华美的衣服。相如乘高盖而解犊鼻,谓司马相如乘上有高高的华盖的马车,脱掉了围裙。司马相如娶卓文君为妻,生活穷困,文君当垆卖酒,相如穿着犊鼻裈干着粗活。后来相如因所献大赋得到汉武帝的赏识而做官,就有马车可乘了。

[36]紫闼(tà):指宫廷。闼,宫中小门。

[37]令问:好的名声。

[38]洛:洛阳,东汉、三国魏、西晋的都城。朱衣当途之士:穿红色官服的掌权者。

[39]无已已:无休无止啊。前一“已”字作停止解,后一“已”字是句未的语气词,表感叹。

[40]辐辏(còu):集中,聚集。

[41]“死生”二句:见《论语·颜渊》,原文是:“子夏曰:‘商闻之矣,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子夏,即孔子的弟子卜商,子夏是他的字。

[42]相禄:面相禄位。

[43]何与:有什么关系。

[44]“四时”二句:这是《论语·阳货》中孔子说的话,原文是:“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45]达穷开塞:指人的命运好坏。穷、塞,指人生困穷,仕途不顺;达、开,与“穷、塞”相对。

[46]“若臧武仲”六句:化用《论语·宪问》之语。臧武仲,鲁国大夫臧孙纥。卞庄子,卞邑大夫,有勇力。冉求,冉有,孔子弟子。孔方,指钱。

[47]“官无”二句:《晋书·李密传》谓密“迁汉中太守。自以失分怀怨,及赐钱东堂,诏密令赋诗,末章曰‘人亦有言,有因有缘。官无中人,不如归田’。”中人,指朝廷中有权势的近臣,即宦官。

[48]颜子:颜回。容:外貌。子张:颛孙师,孔子弟子。

[49]同尘和光:和众人一样,不标新立异。《老子》:“和其光,同其尘。”

[50]上交下接:用钱打通上下关节。

思考与探讨

本文肯定还是否定金钱万能?金钱是否万能,谈谈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