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夔[2]
辛亥之冬[3],余载雪诣石湖[4]。止既月[5],授简索句[6],且征新声[7],作此两曲,石湖把玩不已[8],使工伎隶习之[9],音节谐婉,乃名之曰《暗香》《疏影》[10]。
旧时月色,算几番照我,梅边吹笛?唤起玉人[11],不管清寒与攀摘。何逊而今渐老,都忘却,春风词笔[12]。但怪得[13],竹外疏花[14],香冷入瑶席[15]。
江国[16],正寂寂。叹寄与路遥[17],夜雪初积。翠尊易泣[18],红萼无言耿相忆[19]。长记曾携手处,千树压[20],西湖寒碧。又片片吹尽也,几时见得?
注释
[1]暗香:词牌名。
[2]姜夔(1154—1221):字尧章,号白石道人,南宋文学家、音乐家。其少年孤贫,屡试不第,终生未仕,一生转徙江湖,靠卖字和朋友接济为生。他工诗词,善翰墨,尤精通乐律。其作品素以空灵含蓄著称,张炎评其词“不惟清空,又且骚雅,读之使人神观飞越”。
[3]辛亥:宋光宗绍熙二年(1191)。
[4]载雪:冒雪乘船。诣:到。石湖:在苏州西南,与太湖通。南宋诗人范成大晚年居此,自号石湖居士。
[5]止既月:指住满一月。
[6]授简索句:给信笺索取诗调。简,信笺。
[7]征新声:征求新的词调。
[8]把玩:指反复欣赏。
[9]工伎:乐工和歌妓。隶习:学习。
[10]《暗香》《疏影》:语出北宋诗人林逋《山园小梅》诗:“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11]唤起玉人:写过去和美人冒着清寒、攀折梅花的韵事。贺铸《浣溪纱》:“美人和月摘梅花。”
[12]何逊:南朝梁诗人,早年曾任南平王萧伟的记室。任扬州法曹时,廨舍有梅花一株,常吟咏其下。后居洛思之,请再往。抵扬州,花方盛开,逊对树彷徨终日,不能成章。春风词笔:指何逊《咏春风》诗“可闻不可见,能重复能轻。镜前飘落粉,琴上响余声”,咏物颇工细。此处作者以何逊自比,主要是说自己才力不逮,已经忘却了“春风词笔”,赋不得眼前的梅花。当为自谦之词。
[13]但怪得:惊异。
[14]竹外疏花:竹林外面几枝稀疏的梅花。
[15]香冷:寒梅的香气透进诗人的屋子里。瑶席:席座的美称。
[16]江国:江南水乡。
[17]寄与路遥:表示音讯隔绝。这里暗用南朝诗人陆凯寄给范晔的诗:“折花逢驿使,寄与陇头人。”
[18]翠尊:翡翠酒杯,这里指酒。
[19]红萼:红色的花,这里指梅花。耿:耿然于心,不能忘怀。
[20]千树:写寒冬时千树红梅映在西湖碧水之中的美丽景色。宋时杭州西湖上的孤山梅树成林,所以有“千树”之说。
思考与探讨
1.《暗香》主旨索人费解。有谓咏物怀人,有谓兼含自我零落的悲哀,有谓寄托着国事的感愤,等等,你怎么看?
2.宋人张炎说:“词之赋梅,惟姜白石《暗香》《疏影》二曲,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自立新意,真为绝唱。”试析此词“新”在何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