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作品评析

二、广播评论的主要类型

字体:16+-

广播评论主要有本台评论、记者述评、短评、编后语等形式。本台评论的层级较高,直接代表广播媒体的立场,一般用来论述重大的新闻事件或者具有全局性的问题,这类评论在我国有明显的政论性质,围绕各级党委和政府的中心工作展开,具有显著的权威性和指导性。

记者述评表现为记者以个人的名义发表评论性意见,其题材的选择、言述方式等都带上了记者个人的印记。它一般采用夹叙夹议、边叙边议的格局。其形式有用文字写成文章的,也有直接在演播间口头播讲的。记者述评由于形式灵活,所以在新闻性节目中采用得比较多。

短评一般是一事一议,分析、评论议题的某个侧面,或者就事论事。强调论述要深入浅出,既要有一定深度,也要通俗易懂,论点要正确,论述要有力。对于论述的话题要求有一定的关注度与教育意义,这样才能引发听众的兴趣,达到预期的效果。

编后语是放置在特定的新闻报道之后,针对具体事件而发表看法。这是广播评论中最简短的一种形式。往往寥寥数语,点明事情的关键,提出问题,一针见血。

此外,从节目要素的构成上,还可以将广播评论分为以下几种形态:播音员播读的纯文字评论、播音员播读插有现场音响的带响评论、评论员出场的直接口述评论和主持人谈话+现场音响+连线嘉宾的组合评论;从评论的指向上,还可以区分为:褒扬的评论、褒贬兼具的评论、专事批评的评论;从评论的风格上说,有严肃纯正的评论,有尖锐泼辣的评论,有幽默风趣甚至调侃的评论;就评论的规模而言,有系列评论,有常设栏目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