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一:
国企频繁制造“地王”为转型升级埋下“地雷”
集体采制
出录音:场上最高叫价18.9亿……压混……
昨天(8月5日),在苏州市今年最大一场土地拍卖会上,位于吴中经济开发区的十四号地块吸引了中海、华润、保利、双冠、栖霞建设等十几家地产企业的争夺。经过几十轮的鏖战后,19亿元的报价已经是起拍价的一倍了。此时,拥有国企背景的保利地产和中海地产互不相让。势在必得的中海报出19.8亿元后,现场一片掌声。这也印证了中海发展(苏州)有限公司总经理张贵清在之前所说的一句话。
出录音:对于中海来讲,用赵本山的话来说,就是“不差钱”。
然而,保利地产随即报出19.9亿元,并最终以高出起拍价108%,夺得十四号地块。今年苏州新“地王”也由此诞生。
出录音:5、4、3、2、1,成交……掌声……
值得关注的是,在制造苏州“地王”之前,保利分别以高价在重庆、北京、成都夺得三幅地块。保利房地产集团董事会秘书岳勇坚表示,高价拿地风险非常大,但拿不到地的话,压力更大。
出录音:土地的话,你超出一定的价格确实存在着比较大的风险。我们今年参加了30多次的土地拍卖,实际上我们只拍下了四块地,你发现你去投标每一块地你都拿不到,你也会有这个压力,你也会着急。
背景资料:保利只是“国企频造地王”这部大片的主演之一。来自《易居中国》的数据显示:今年4至6月,全国共拍出10个地王,其中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新地王的买家都是国企。而在国资委分管的136家中央国有企业中,近七成涉足房地产,其中主营业务不是房地产的近80家,他们的主业分别是钢铁、医药、粮油、化工等。
著名经济学家郎咸平表示,为应对全球金融危机,国家实行了宽松的货币政策,银行在上半年就放出了7.37万亿的巨额信贷,资金空前充裕的国企纷纷加入到天价囤地的行列。
出录音:7.37万亿里面的40%左右是给以国营企业为主的企业。拿到这么多钱之后,他敢不敢投资实体经济,您想一想?投资环境恶化,产能过剩,他也不敢的。那他拿了这么多钱怎么办呢?圈地算了。
面对全球金融危机,中央要求把保增长与扩内需、调结构结合起来。曾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的许小年指出,全球范围内的产业结构调整正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进行,这就要求我们在保增长的同时,必须统筹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以实现转型升级。
出录音:我们过去的这些依靠外部需求,依靠投资拉动的增长模式,在新的国际经济环境中,碰到了非常大的困难。这个时候迫使我们思考,如何去改变我们的增长模式。
国企拥有多种发展的优势资源,本应成为转型升级的领跑者。可是,它们却挟巨资频繁的制造“地王”,这必将阻碍居民消费、加大金融风险,更是为转型升级埋下了“地雷”。
第一,国企频繁制造“地王”,推动房地产价格进一步上涨,埋下了一颗阻碍居民消费的“地雷”。
如今,高房价要消耗两代人甚至几代人的积蓄,房贷还款占据收入的一大部分,使许多人成为“房奴”,日常开销只能节衣缩食。来自湖北的吴晓云和爱人在苏州工作了近3年,眼看着房价一天天上涨,他们却居无定所。于是,双方父母拿出全部积蓄,他们贷款购买了一套90平米的二手房。
出录音:父母支持十几万吧,家里全部积蓄吧!现在可能只是供房,有了小孩的话压力就更大了。
贷款买房的人为了还贷,不得不压缩日常开支;无房户为了买房,又要节衣缩食攒钱。有房没房都在为房奔忙,过高的房价已经成为抑制居民消费的重要原因。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08年我国居民消费率仅为35.3%,不仅远低于美国的70.1%,也低于同属发展中国家印度的54.7%。
建设部房地产经济专家委员会委员,苏州科技学院教授盛承懋表示,今年房价上涨,尽管有流动性加大、通胀预期增强等因素,但是作为房价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地价上涨的这个推手也是“功不可没”的。以保利地产拍得的十四号地块为例,其楼面地价已达到7549元/平方米,超过周边香滨水岸等项目的在售价格。这种楼面地价比周边现房价格还要高的现象,被称为“面粉比面包贵”。其结果只能是“面包”无限的“膨胀”,百姓勒紧腰带为其埋单。
出录音:从开发商的心理来说,会趁势抬高自己的价格,抬高自己的地位。
第二,国企频繁制造“地王”,将使更多的资金沉淀在房地产业,埋下了一颗加剧房地产泡沫化的“地雷”。
房产租售比是衡量一个地区楼市运行是否良好的关键指标,其判断楼市泡沫程度的警戒线,国际公认的标准是1∶300。以购买苏州工业园区的一套100平方米住宅为例,总价约为80万元,而目前市场上的月租金仅为2000元,需要400个月才能收回投资,租售比为1∶400。而北京、上海、深圳等一线城市的租售比就更高了,地产业的泡沫端倪已经显现。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博士易宪容表示,这和20世纪80年代末的日本极其相似。
出录音:一个是房价涨的比日本要快,房地产的各项指标都要高很多,中国的房地产泡沫要比日本高的多。
易宪容进一步指出,信贷的过度助力推高了房价,也积聚着金融风险。据银监会统计,房地产开发贷款已经占全部贷款总额的20%,仅上半年全国金融机构新增个人住房按揭贷款就近6000亿元,这相当于前十年的总量的四分之一。而一旦房地产泡沫破灭,风险将转移给整个金融体系。
出录音:通过银行信贷,银行高杠杆把房价炒高,这种风险会转移给银行,转移给我们整个金融体系。
本次全球金融危机缘于美国放任房地产业及其抵押贷款的金融衍生品被肆意炒作。国企高价拿地则使更多的资金投进了房地产业,膨胀了资产泡沫,加大了经济风险。苏州大学商学院教授朱仲羽建议,要及时遏制国企频繁制造地王,以避免更多的资金沉淀在房地产业。
出录音:国有企业应该务正业,该干啥干啥,不能哪赚钱就干啥。
第三,国企频繁制造“地王”,违背了中央为国企设定的主辅分离做强主业的初衷,埋下了一颗丧失核心竞争力的“地雷”。
背景资料: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将在更深层次上融入经济全球化。2002年,原国家经贸委等八部委联合下发了《关于国有大中型企业主辅分离实施办法》,对国有大中型企业实施主辅分离、辅业改制提出具体操作办法和措施。近年来,中央加快了国企改革的步伐,要求国企充分利用主辅分离、辅业改制的政策,做强做优主营业务,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增强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强化为国民服务的能力。
国企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只有坚持主业的技术、产品、商业模式的创新,才能在本行业做强做精。全球金融危机倒逼产业结构调整的时间窗口稍纵即逝,国企只有看准方向、积极行动,才能在转型升级中抢得先机。就在这个的关键阶段,国企却偏离了主业,进入高风险的房地产业。许小年认为,国企把大量资金和精力放在非主营业务上,尽管暂时获取了利润,也拉动了经济快速回暖,却失去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宝贵机会。
出录音:短期内GDP数字的好转,将为中国经济的长远发展带来巨大的成本。
这种“不务正业”还将延缓中国经济结构的调整过程,错失转型的良机。
出录音:和我们所需要进行的结构调整背道而驰。
众所周知,国企属于全体国民,其发展的根本目的是造福百姓。但是,一些国企却拿着保增长、保民生的钱,炒高房价加重百姓的负担,这显然违背了国企的使命。因此,是时候要给“不务正业”的国企套上“紧箍咒”,念一念责任经,督促其回归主业。唯有如此,才能杜绝国企与民争利,才能让百姓分享国企发展的成果。
(苏州市广播电视总台2009年8月6日首播)
切中时弊 彰显承担
该评论以国企参与土地拍卖现场为切入点,对国企介入房地产开放市场展开了正面而严谨的讨论。在表面上,这是一个学术性很强的话题。但是,它与民生密切相关。作者眼光锐利,观点鲜明,显示了新闻人直面现实,敢于承担的可贵品质。综合起来,它有下面三个特点。
一、选题重大,切中时弊
2009年8月该评论的由头是在昨天(8月5日),在苏州市当年最大一场土地拍卖会上,十几家地产企业的争夺激烈。经过几十轮的鏖战后,一家拥有国企背景的地产公司最后如愿获得了这块苏州新“地王”。然后,由此及彼,联系到2009上半年全国六成的高价地块由国企获得,国资委分管的136家央企中,近七成涉足房地产。在这样的背景下,记者又将其放在转型升级的历史进程中思考,把敏锐的触觉延伸到问题的深层。
国内房地产市场的混乱,其来有自。房地产开发混乱,房价久压不下,反而越涨越高,这些问题已经成了政府全力应对的顽症。对于许多百姓而言,被各种力量炒高了的房价,成了他们心中的隐痛。常说人类的基本生存条件是衣食住行,居住条件赫然其中。所以,在现在,无论是两会提案还是街谈巷议,房价总是一个频繁出现的话题。不能很好地解决好百姓的居住问题,民怨就难以停歇。房地产市场的混乱,肯定是多种因素导致的。本文没有全面涉及房地产市场,而是聚焦国企介入的现象,这是别具慧眼的选择。这个节目的形成于2009年8月,其首播时间为2009年8月6日。到2010年3月19日,中央勒令78家不以房地产为主业的央企退出房地产业务。由此,也拉开了调控楼市的大幕,楼价快速上涨的趋势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控制。由此可见,该评论作者新闻触觉的敏锐,以及对现实关切的可贵。
二、观点正确,并且具有前瞻性
评论提出的基本观点是,国企拥有多种发展的优势资源,本应成为转型升级的领跑者。可是,它们却挟巨资频繁的制造“地王”,这必将阻碍居民消费、加大金融风险,更是为转型升级埋下了“地雷”。
作者是从以下三个方面阐述观点的:第一,国企频繁制造“地王”,推动房地产价格进一步上涨,埋下了一颗阻碍居民消费的“地雷”。第二,国企频繁制造“地王”,将使更多的资金沉淀在房地产业,埋下了一颗加剧房地产泡沫化的“地雷”。第三,国企频繁制造“地王”,违背了中央为国企设定的主辅分离做强主业的初衷,埋下了一颗丧失核心竞争力的“地雷”。最后强调,国企属于全体国民,其发展的根本目的是造福百姓。炒高房价加重百姓的负担,这显然违背了国企的使命。
可以看出,作者在这里多次使用了“地雷”一词,形象地说明了国企进入房地产市场可能给社会、百姓、企业带来的巨大的隐患。另外,它对国企性质的认定,是非常准确的,但却往往被当事者遗忘。总之,这些意见体现了较强的专业性和学术性,概括力强,也有一定的前瞻性,显示了作者在这方面良好的积累与素养。
三、论证有力,富有说服力
在论证的过程中,作者不是仅仅空谈理论,而是做到了言之成理,持之有据。为了加强评论的说服力,作者使用了不少专业性的数据。谈到房价过高,限制了百姓的日常消费水平,作品中提到:“2008年我国居民消费率仅为35.3%,不仅远低于美国的70.1%,也低于同属发展中国家印度的54.7%。”言及国内楼市泡沫程度,节目中说道:“房产租售比是衡量一个地区楼市运行是否良好的关键指标,其判断楼市泡沫程度的警戒线,国际公认的标准是1∶300。以购买苏州工业园区的一套100平米住宅为例,总价约为80万元,而目前市场上的月租金仅为2000元,需要400个月才能收回投资,租售比为1∶400。”有了可信的数据支撑,推断似乎就变得不容置疑,显得非常具有说服力。
还应该指出的是,这个节目是苏州市的广播记者采编的。为了提升议题的层次和范围,他们有意识将讨论引向全国。在陈述国企在苏州市拍得“地王”后,又提到“今年4—6月,全国共拍出10个地王,其中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新地王的买家都是国企”。另外,在节目展开的过程中,屡屡播出一些专家的采访录音。其中主要的两位都具有全国性的声誉,一位是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博士易宪容,另一位是著名经济学家郎咸平。这样处理,可以带给观众这样一种印象:评论中所反映的不是一个地方性的问题,而是一个全国性的问题。同时,节目对这个问题所进行判断与讨论,具有充分的权威性和专业性。由此,自然可以进一步增加节目的说服力。
作品二:
决不许亵渎英雄、歪曲历史
张勤 王新玲 陈建海 范少俊
潘冬子:我爸说,民族唱法容易上春节晚会,我们唱民族唱法吧,听说刀郎一场演唱会能赚100万,那该多少钱啊?
春芽子:好,民族就民族,我们一起走穴,那能赚多少钱啊?
潘冬子:对,去年超女那么火,今年也轮到我们了!
听众朋友,正在播放的是从网络上下载的恶搞红色经典短片《闪闪红星之潘冬子参赛记》片断。短片中,小英雄潘冬子变成了整日做梦挣大钱的少年,其母亲一心想参加“非常6+1”,只因为梦中情人是主持人李咏。近来,恶搞红色经典、恶搞英雄、恶搞历史成为一种时髦。一时间,“雷锋是因为帮人太多累死的”、“黄继光是摔倒了才堵枪眼的”、“董存瑞是因为被炸药包上的双面胶粘住了”、“狼牙山五壮士跳崖是假的”、“岳飞、文天祥不能算是民族英雄”等说法甚嚣尘上。搜索网络上所谓的“人品计算器”,雷锋的人品只有2分,岳飞的人品不如秦桧。更有甚者,有人要捕风捉影拍摄电影《雷锋的初恋女友》,《大众电影》竟刊登文章称没有人看见董存瑞托起炸药包的情景,董存瑞的英雄事迹是根据一些蛛丝马迹推测出来的。
恶搞,作为一种新的娱乐形式,本也无可厚非,然而任何娱乐都不能歪曲事实,都必须坚守道德和法律的底线。高尚的娱乐应该给人以健康向上的精神愉悦。如今流行的对红色经典、英雄人物、人文历史的戏说、恶搞,以颠覆历史、丑化英雄为乐事,是对民族精神的亵渎。
74岁的虞仁昌老人是雷锋生前所在连的连长,说起电影《雷锋的初恋女友》,老人十分气愤。[录音2]“雷锋没有谈恋爱,不要说雷锋,像我这个二十七八岁当连长的,看到女同志都脸红,都没谈过恋爱,这个事没有的”。所幸的是,该电影即将拍摄的消息一经公布,就遭到了雷锋生前17位战友的投诉抵制,严肃要求“导演要尊重真正的历史”,坚决反对“娱乐式游戏地对待雷锋”,该电影也被国家广电总局及时叫停。
原董存瑞生前所在师副政委程抟久,当年是师政治部宣传干事。在攻打隆化的战斗中,他正好在董存瑞所在的六连。程抟久回忆道:[录音3]“对董存瑞这个连攻打隆化中学东北角的全部情况,我都知道,我看他用一只手托起炸药包,把导火线拉了冲着我们喊‘连长,冲啊!’”“我都愣了,连长喊了一声:‘董存瑞’,这一声喊得撕心裂肺啊!”程老忍不住要质问那些恶搞的人,[录音4]“你们享受着这几十年的和平时代,享受着这么美好的生活,这是哪来的?你们现在享受的是以前他们牺牲的成果,你们好意思这么享受他们牺牲的成果吗?你们良心哪儿去了?”
屈原、岳飞、文天祥,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当代红色英雄是我们今天过上幸福生活的功臣,他们都是中华民族的脊梁,是中华民族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何祚庥院士认为,那些恶搞英雄和历史的人,[录音5]“对我们老祖宗当时的奋斗了解的太少了,……他们享受着现成的比较富裕的生活,但是没有去认真想一想这个富裕生活是怎么到来的,……自己需要承担什么责任,怎么去做一个现代的人。”他更直斥这种恶搞行为:[录音6]“等于是亵渎自己的祖宗啊,亵渎自己的先辈啊!”
是的,对于先人的奋斗,对于英雄,对于历史,我们应该常怀敬仰、感恩之心。
沈阳军区《前进影视报》前主编刘国彬大校花了大量的心血,考证了董存瑞英雄事迹,维护了英雄的尊严。他对记者说:[录音7]“任何一个民族,都是有道德底线的,真善美,假丑恶历来是泾渭分明的。”“圣女贞德是法兰西民族的英雄形象,对她调侃就被视为违反道德的极端行为;在印度,圣雄甘地是一个民族英雄,老百姓对他指手画脚是犯法的;在美国,黑人领袖马丁·路德·金是反种族压迫的无畏战士,对他有不恭敬的言辞,也会受到美国民众的痛斥。我们自己的民族英雄,我们自己一个个把他们全都颠覆了,全都摧毁了,全都歪曲了,全都否定了,这是民族的悲哀。”
郁达夫先生在悼念鲁迅的时候说:“没有伟大的人物出现的民族,是世界上最可怜的生物之群;有了伟大的人物,而不知拥护、爱戴、崇仰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
联合国前副秘书长斯特朗提醒我们:“西方的文化有很强的物质主义倾向,在中国变得富有、追求物质的时候,千万不要丢失了自己的灵魂。”
一个伟大的、优秀的、生机勃发的民族,一个正在崛起的大国,不能没有自己的英雄,不能不敬仰自己的英雄。老连长虞仁昌说得好:[录音8]“人民需要雷锋,时代需要雷锋,改革开放更需要雷锋。”我们应该理直气壮地宣传雷锋、董存瑞这样的英雄,大张旗鼓地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守民族的精神高地,用道德和法律的规范,来坚决制止对红色经典、对英雄和历史的亵渎和歪曲,还历史以真实的面貌,让英雄的浩气长存!
直击恶搞 铿锵有力
2006年前后,社会上出现了一股恶搞红色经典、恶搞英雄的“时髦”现象,针对这种社会现象,本作品的作者在深入采访、获取证据的基础上,发表了广播评论《决不许亵渎英雄,歪曲历史》,义正词严地对这种现象进行了批评,高呼“一个正在崛起的大国,不能没有自己的英雄,不能不敬仰自己的英雄”。
论点鲜明,直击社会热点
“雷锋是因为帮人太多累死的”、“黄继光是摔倒了才堵枪眼的”、“董存瑞是因为被炸药包上的双面胶粘住了”、“狼牙山五壮士跳崖是假的”、“岳飞、文天祥不能算是民族英雄”……各种恶搞红色经典、恶搞历史、恶搞英雄人物的行为在网络上蔓延,似乎演变成了一种时髦。
针对这一社会热点问题,评论从一段恶搞录音《闪闪红星之潘冬子参赛记》的片段入手,通过对其他一些随意恶搞英雄、歪曲历史的事实的归纳,提出了鲜明的观点。恶搞,作为一种新的娱乐形式,本也无可厚非,然而任何娱乐都不能歪曲事实,都必须坚守道德和法律的底线。高尚的娱乐应该给人以健康向上的精神愉悦,但如今流行的对红色经典、英雄人物、人文历史的戏说、恶搞,以颠覆历史、丑化英雄为乐事,是对民族精神的亵渎。不许亵渎英雄、歪曲历史的论点由此而发。
论证严谨,有理有据有节
对恶搞现象的抨击,评论不仅做到了理直气壮,还做到了有理有据有节。对于被恶搞的历史事件,评论作者深入采访,获得证据,了解事实真相,并用这些事实证据推出决不许亵渎英雄,歪曲历史这一主题。
比如,在直斥电影《雷锋的初恋女友》时,作者采访了雷锋生前所在连的连长74岁的虞仁昌老人。老人气愤地说道“雷锋没有谈恋爱,不要说雷锋,像我这个二十七八岁当连长的,看到女同志都脸红,都没谈过恋爱,这个事没有的”。而该电影即将拍摄的消息一经公布,就遭到了雷锋生前17位战友的投诉抵制,严肃要求“导演要尊重真正的历史”,坚决反对“娱乐式游戏地对待雷锋”,该电影也被国家广电总局及时叫停。虞仁昌老人的陈述,雷锋战友的抵制及广电总局的叫停,这一系列的事实论证着雷锋有初恋女友的说法是子虚乌有的。
面对“董存瑞是因为被炸药包上的双面胶粘住了”这一网络恶搞,作者采访了原董存瑞生前所在师副政委程抟久。他当年是师政治部宣传干事,在攻打隆化的战斗中,他正好在董存瑞所在的六连。程抟久证实了董存瑞不顾个人安危手托起炸药包向前冲。此外,作者还花了大量的心血,考证了董存瑞英雄事迹,利用多方面的事实材料证明,“董存瑞是因为被炸药包上的双面胶粘住了”纯属无稽之谈,维护了英雄的尊严。
评论借助各位采访对象的声音,质问恶搞的人:“你们享受着这几十年的和平时代,享受着这么美好的生活,这是哪来的?”“你们好意思这么享受他们牺牲的成果吗?”“你们良心哪儿去了?”
在对各种恶搞现象进行质问、驳斥的同时,评论强调了敬仰英雄,尊重历史的重要性,呼吁人们坚决制止对红色经典、对英雄和历史的亵渎和歪曲,还历史以真实的面貌。其中提到:
联合国前副秘书长斯特朗提醒我们:“西方的文化有很强的物质主义倾向,在中国变得富有、追求物质的时候,千万不要丢失了自己的灵魂。”
郁达夫先生在悼念鲁迅的时候说:“没有伟大的人物出现的民族,是世界上最可怜的生物之群;有了伟大的人物,而不知拥护、爱戴、崇仰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
这一正一反的对比论证,有理有据有节,突出了决不许亵渎英雄、歪曲历史的主题。
语言准确,录音音响锦上添花
纵观整篇评论,我们可以发现作者在语言方面做足了功夫。标题“决不许亵渎英雄,歪曲历史”为评论定下了基调,言简意赅,对恶搞红色经典、英雄人物的行为的坚决抵制态度跃然纸上。在接下来的陈述中,一字一句都体现着这一态度,言辞间从正面角度铿锵有力、态度鲜明地抨击着恶搞现象。
“屈原、岳飞、文天祥,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当代红色英雄是我们今天过上幸福生活的功臣,他们都是中华民族的脊梁,是中华民族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是的,对于先人的奋斗,对于英雄,对于历史,我们应该常怀敬仰、感恩之心。”
“我们应该理直气壮地宣传雷锋、董存瑞这样的英雄,大张旗鼓地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守民族的精神高地,用道德和法律的规范,来坚决制止对红色经典、对英雄和历史的亵渎和歪曲,还历史以真实的面貌,让英雄的浩气长存!”
而录音音响恰到好处的运用,不仅驳斥了各种恶搞行为,同时也为主题的表达锦上添花。由于被采访的人与被恶搞的人物具有非同寻常的关联,这些录音素材原本就非常难得,被编排在合适的位置以后,就使评论的说服力陡然大增。如果缺乏了这些音响素材,本篇评论就会意趣大减,变得非常空洞,索然寡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