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改革开放40年:高中教育卷

四、重庆市综合高中计划的搁浅

字体:16+-

2012年9月20日,重庆市教委发布了《关于开展综合高中试点工作的通知》(渝教基[2012]72号),确定首批22所学校[8]开始综合高中试点,试点时间为3年(2012年9月—2015年7月),到2015年8月份将进一步推广。然而,由于种种原因,综合高中试点工作并未真正开展。

根据重庆市的文件精神,综合高中试点面向的是全体学生,致力于培养具有普通高中文化基础知识和中等职业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具有继续学习能力和一定就业能力的高素质毕业生,为学生升入高等院校学习打下坚实的文化基础和职业技能基础,为社会培养较高文化水平的应用型人才。因此,综合高中试点要在办学模式、师资队伍建设、招生和学籍管理、收费和资助、课程教学以及考试就业等方面进行一些新探索。

(一)办学模式

重庆综合高中试点主要探索3种办学模式:普通高中举办中等职业教育班、普通高中与中等职业学校联合举办中等职业教育班、普通高中增设1至2门中等职业教育专业基础课程。其中,普通高中举办的中等职业教育班,应在普通高中文化基础知识教育的基础上,设置职业技术教育课程,加强职业技术理论和专业技能的教育;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联合举办中等职业教育班,应在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基础上,共同完成普通高中文化基础知识、中等职业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教育。

(二)教师队伍建设

开展以综合高中文化课和专业课骨干教师为重点的全员培训,培养一批高水平的专业带头人。鼓励专业课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考取相应的专业技术资格或职业资格,有计划地安排专业课教师到对口企事业单位进行专业实习和考察,大力提高专业课教师的专业水平和实践能力。鼓励企事业单位的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有特殊技能的人员到综合高中任教。

(三)招生和学籍管理

综合高中招生计划纳入相应区县普通高中的招生计划管理,试点期间仅招收具有重庆市户籍生源。录取工作按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相关要求进行,录取分数线不能低于当年本区县普通高中最低录取分数线,同时不能低于相关中等职业学校同专业的最低录取分数。综合高中学生高一、高二年级统一注册普通高中教育学籍;第三学年将自愿接受中等职业教育的学生转注册为中等职业教育学籍(纳入中职招生计划管理),同时注销普通高中学籍。

(四)收费和资助

综合高中学生在注册普通高中教育学籍期间,按照普通高中学校的收费办法和标准执行;注册中等职业教育学籍后,将参照重庆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生资助各类优惠政策(另行制订综合高中学生资助政策)实施。学生不得同时享受普通高中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优惠政策。

(五)课程教学

综合高中应根据教育部和市有关普通高中、中等职业教育课程管理的规定,合理设置普通高中文化课程、中等职业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课程。综合高中第一、二学年开设与普通高中教育相同的课程,采用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教材;第二学年增设1至2门中等职业教育专业基础课程;第三学年根据学生本人发展意愿,分别编成普通高中教育班、中等职业教育班,对应开设与升学或就业相关的课程。中等职业教育班学生实习在寒暑假完成。鼓励综合高中根据实际开设选修课程、校本课程及与之相适应的拓展性课程。综合高中中等职业教育班专业设置参照《重庆市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设置管理实施细则(试行)》(渝教职成[2011]1号)执行。

(六)考试就业

学生参加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或中等职业专业课程考试(学分互认办法另行制订),达到普通高中教育毕业要求的综合高中毕业生,发给普通高中毕业证书;达到中等职业教育毕业要求的毕业生,发给中等职业教育毕业证书;既达到普通高中教育毕业要求、又达到中等职业教育毕业要求的毕业生,可以同时发给上述两类毕业证书。鼓励和支持学生参加职业技能认证,获得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综合高中获得中等职业教育毕业证书或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的学生,由毕业学校推荐就业或自主择业,实行双向选择。

当年,那些被重庆市政府公布的学校翘首以盼政府进一步支持,特别希望在招生政策和经费投入方面得到政府的支持。然而,在这个问题上,政府没有任何后续的举动。不过,作为22所试点学校之一,重庆市綦江区三江中学逐渐发展成为一所不错的综合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