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改革开放40年:职业教育卷

二、中职学生资助体系

字体:16+-

(一)中职助学金

1977—1986年,中职学校在学生资助上实行人民助学金制度。1977年教育部、财政部联合印发的《关于普通高等学校、中等专业学校和技工学校学生实行人民助学金制度的办法》根据工资地区类别对中等专业学校和技工学校学生享受的人民助学金标准做出了相应的规定,如表4-7所示。

表4-7 1977年中等专业学校和技工学校学生人民助学金标准

其中的伙食费一律拨给食堂,不直接发给学生本人。1977年的资助政策是对以往人民助学金制度的一种恢复,它不可避免地带有平均主义的弊端,并且给国家造成了沉重的财政压力,随着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进行,对中职学生资助体制的改革也成为必然。

1986年人民助学金制度完全退出了历史的舞台,20世纪90年代到21世纪初,随着一系列收费政策、助学贷款政策的出台,中等职业教育学生资助开始转向了奖学金、贷学金与收费相结合的模式,这一时期的中职助学金政策走向了停滞。进入21世纪,随着国家对民生问题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中等职业教育逐步形成了以国家助学金与免学费相结合的学生资助体系。

2007年国务院发布了《国务院关于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意见》,将中等职业教育纳入了国家助学金制度的范畴,规定中等职业教育国家助学金的资助对象为所有全日制在校农村学生和城市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标准为每生每年1500元;在资助年限上,采取国家资助两年,第三年实行学生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的办法。同年6月,教育部和财政部又发布了《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管理暂行办法》这一配套文件,这是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国家助学金政策正式开始实行的标志。

针对中职国家助学金发放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如个别地区和学校违纪违法,虚报学生人数套取国家助学金,2010年,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发出《关于全面推行中职学生资助卡加强中职国家助学金发放监管工作的通知》,要求国家助学金统一通过中职卡发放,不得以任何形式抵顶或扣减国家助学金,加强了助学金发放过程中的监管工作。

2016年12月,财政部、教育部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修订并印发了《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管理办法》,对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管理办法进行了调整。具体内容包括:政策的适用范围为实施全日制中等学历教育的各类职业学校,包括公办和民办的普通中专、成人中专、职业高中、技工学校和高等院校附属的中专部、中等职业学校等;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的资助对象为具有中等职业学校全日制学历教育正式学籍的一、二年级在校涉农专业学生和非涉农专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国家助学金按学期申请和评定,新生和二年级学生在新学年开学一周内向就读学校提出申请,并递交相关证明材料;实行每生每年2000元的资助标准,由中央和地方政府共同出资;国家助学金通过学生资助卡按月发放给受助学生。

2016年,全国有249.21万中等职业学校学生享受国家助学金政策。其中,西部地区120.46万人,占享受国家助学金总人数的48.34%;中部地区87.05万人,占34.93%;东部地区41.70万人,占16.73%。全国各级财政共投入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资助资金49.84亿元,占中职学校资助总额的15.01%。其中,中央财政资金32.01亿元,占助学金资助资金总额的64.23%;地方财政资金17.83亿元,占35.77%。[12]

(二)中职免学费政策

2009年,《关于中等职业学校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涉农专业学生免学费工作的意见》出台,确定从2009年秋季学期起,对中等职业学校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涉农专业学生实行免学费,中等职业教育免学费工作正式启动。这是中职领域继2007年实施国家助学金制度以来又一项重大举措。政策同时规定:对免学费导致学校收入减少的部分,第一、第二学年由中央财政统一按照每生每年平均2000元标准,与地方财政按比例分担,第三学年学校因免除学费导致的运转经费缺口,原则上由学校通过校企合作和顶岗实习等方式获取的收入予以弥补;对在正规的民办中等职业学校就读的一、二年级符合免学费政策条件的学生,按照当地同类型同专业公办中等职业学校免除学费的标准给予补助。

为进一步增强中等职业教育的吸引力,促进教育公平,从2010年秋季起,免学费政策的对象扩大到城市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到2012年,中职免学费政策的受惠对象进一步扩大,公办中等职业学校全日制正式学籍一、二、三年级在校生中所有农村(含县镇)学生、城市涉农专业学生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免除学费(艺术类相关表演专业学生除外)。并且对第三学年由财政不资助转变为原则上由学校通过校企合作和顶岗实习等方式获取的收入予以弥补,不足部分由财政按照不高于三年级享受免学费政策学生人数50%的比例和免学费标准,适当补助学校。至此,中职免学费政策全面铺开。

为规范和加强中等职业教育免学费补助资金的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2016年财政部、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共同印发了《中等职业学校免学费补助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就加强免学费补助资金的监督检查和绩效管理做出了更为细致的规定。

2016年,全国有1000.53万名中等职业学校学生享受免学费政策,其中,西部地区308.73万人,占享受免学费资助学生总数的30.86%;中部地区323.35万人,占32.32%;东部地区368.45万人,占36.83%。全国各级财政共投入中等职业学校免学费补助资金200.11亿元。其中,中央财政资金为107.30亿元,占免学费补助资金总额的53.62%;地方财政资金为92.81亿元,占46.38%。[13]

[1] 教育部:《十年1.2万亿:助推职业教育健康发展——教育部财务司有关负责人就职业教育财政投入答记者问》,http://old.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271/201406/170903.html,2014-06-30。

[2] 练玉春:《一点二三万亿为职业教育带来哪些变化?——教育部财务司负责人答记者问》,载《光明日报》,2014-07-01。

[3] 高红梅、赵昕、王瑛:《辽宁省中等职业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情况调研报告》,载《现代教育管理》,2009(10)。

[4] 刘云波、郭建如:《不同举办主体的高职院校资源汲取差异分析》,载《教育发展研究》,2015(19)。

[5] 刘红:《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年度报告制度形成历程与发展状况——〈2016年中国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发布》,载《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6(22)。

[6] 刘英杰:《中国教育大事典(1949—1990)》,103页,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3。

[7] 朱海艳:《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学生资助政策的内容分析》,硕士学位论文,西北师范大学,2010。

[8] 张建奇:《1983年以来我国大学生资助的演变》,载《现代大学教育》,2003(1)。

[9] 胡珊:《我国大学生助学贷款政策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广西大学,2012。

[10] 《国家学生资助政策十年大事记》,载《人民日报》,2017-02-21。

[11] 余秀兰:《60年的探索:建国以来我国大学生资助政策探析》,载《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0(1)。

[12] 教育部:《新闻发布会散发材料——2016年中国学生资助发展报告》,http://www.moe.edu.cn/jyb_xwfb/xw_fbh/moe_2069/xwfbh_2017n/xwfb_170228/170228_sfcl/201702/t20170228_297543.html,2018-03-20。

[13] 教育部:《新闻发布会散发材料——2016年中国学生资助发展报告》,http://www.moe.edu.cn/jyb_xwfb/xw_fbh/moe_2069/xwfbh_2017n/xwfb_170228/170228_sfcl/201702/t20170228_297543.html,2018-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