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媒体观点
1.法律没有禁止,可将衡水中学作为浙江教育的试金石
“华声在线”认为在世人眼中,也许“衡中”有这样或那样的不足,应试教育的气息浓厚了点。但“衡中”并非一无是处。以“衡中”的手机管理为例,“衡中”不允许带手机,每个宿舍有一部座机,校内设有很多电话亭。“衡中”做到了很多普通高中做不到的,很多公办高中也做不到。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好是坏,拉出去遛遛。何为应试教育,何为素质教育,没有严格标准,谁也说不服谁,“衡中”应大大方方走出去,接受市场的检验,“衡中”不怕南橘北枳,不怕砸牌子,这份前所未有的勇气,应该来点掌声。
《钱江晚报》认为,对于衡水中学的到来,最忌讳的是站在不同的利益、不同的立场上说话,而忽视了教育本身的追求。抛开争议,有几点应达成社会共识:一是靠抢时间、拼身体的高考模式是不可持续的,衡水中学的模式哪怕再成功,也不应该是教育追求的方向;二是考上几个清华、北大也不应该是所有考核唯一的标准;三是衡水中学的到来如果只是来切分蛋糕的,那对浙江教育而言,并没有多大的意义。所以,不妨将衡水中学作为浙江教育的试金石,甚至不妨当成搅局者,来倒逼浙江教育的进步。
2.素质教育亟待改革
《人民日报》刊文谈“衡中入浙”,谈到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是中国教育必然的进阶趋势。围绕“衡中模式”的意见分歧,照见教育转型期弥漫全社会的双重焦虑:一方面,害怕被应试教育的列车甩下来,掉入社会底层;另一方面,一部分家长又深感应试教育不如素质教育那么能激发孩子的天性,对未来在素质教育竞争中失去先机也有隐隐的担忧。衡水中学面临冰火两重天的极端评价,正是反映了这种纠结的社会心态。教育领域从来都是开放的,素质教育要想在与应试教育的竞争中占据主导地位,不能采取非此即彼的斗争模式,而要取长补短,不断夯实自身的优势。归根结底,素质教育巩固阵脚,要做到最大程度保证公平,兼顾短期效益和长远未来,从而确保每个学生和家长都能从中受益。否则,再怎么狠批应试教育,也无法迎来素质教育的满园春色。社会各界最想看到的,不是教育工作者为着不同模式孰优孰劣争吵不休,埋头探索、创新实践、开拓新路,才是推动教育进步的正道。
《中国青年报》提出“不改革高考,衡水中学的‘分号’可能还会更多”,批评者认为衡水中学扰乱地方教育生态,但不应该忽视衡水中学是怎么形成的,它的土壤又是什么?衡水中学之所以是这个模样,而不是其他模样,归根结底是由更大的教育生态决定的。尽管高考改革一直在推进,但是分数仍然是高考录取最主要的乃至唯一的依据,如果不能改变整个教育生态,改革高考录取方式,让综合评价、多元录取成为现实,衡水中学的“分号”可能还会更多。
3.积极探索与实践才能推动教育进步
微信公众号“人民日报评论”表示,教育领域从来都是开放的,素质教育要想在和应试教育的竞争中占据主导地位,不能采取非此即彼的斗争模式,而要取长补短,不断夯实自身的优势。归根结底,素质教育巩固阵脚,要做到最大程度保证公平,兼顾短期效益和长远未来,从而确保每个学生和家长都能从中受益。社会各界最想看到的,不是教育工作者为着不同模式孰优孰劣争吵不休,埋头探索、创新实践、探索新路,才是推动教育进步的正道。
(二)网民观点
1.衡水中学是现实所需,应试教育的存在为许多贫苦人家的孩子提供了改变命运的机会,所以不能一票否决
——@小张你怎么了:“衡水中学给那些有志于改变自己命运的孩子提供了一个有利于达成目标的环境。”
——@高山明月姑苏夜:“不是北京上海户口,家里经济又不够留学,衡水中学是普通家庭孩子的选择,是中国教育与社会现实的真实写照。”
——@墨坠*凝鸢:“我本身也是类似于衡水中学的军事化学校毕业的,教育确实能改变人,但更多的是自己成长,几年的磨砺经常能让我觉得‘那样的苦都吃过’至少在以后的一般情况下我不会惧怕困难,思维也没有受过多限制,我觉得存在即合理,家长还是要看自己孩子的特性选择相应的学校,我就属于被动型的,在这个学校反而能逼出更大的潜力,蛮好。”
——@高梓翔:“穷人家的孩子想上清华、北大,还是衡水比较有效。浙江比较富裕,一部分家长有谈素质教育的资本。浙江的中下阶层的家长、全国各地的一般家长,怕是没有资格谈素质教育吧。素质教育的背后是几代人不断地付出与培养,是家庭与相应阶层环境的熏陶,是从小对孩子的习惯和能力的校正,这样才能结出素质教育的丰硕果实。对于大部分‘自由野蛮’生长的孩子,给他们一个素质教育的环境,他们只会变得更惨,被中高阶层的子女甩得更远。”
2.“衡水模式”扼杀了孩子的创造力,不支持这种教育模式
——@wowowo:“不需要衡水中学这样的学校,这样出来的孩子只是机器了!比分数更重要的是人格的健全!”
——@张生请指教:“并不喜欢衡水中学这种模式,南北教育理念差别也很大,跑过去干吗?说实话,你们衡水当成宝一样的分数,在我们眼里并没那么重要,有时候甚至觉得那种活法有点变态!再一个,人家中考都没考你就入学,显得你比较牛??不好意思,哪儿来回哪儿去吧。”
——@潘多拉星球外交官:“这种学校培养不出杰出学生,只是一群毫无用途的傻瓜。”
——@葬下一世诺言:“我完全不同意衡水中学的办学模式,虽然给有志于考学的学子很多机会,但这种考试机器完全在扼杀创造力、好奇心和学习的爱好,虽在当下不得已而为之,但这种学校应该杜绝!”
3.教育改革势在必行,素质教育之路任重而道远
——@眺望远山:“教育的意义到底是什么?教育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什么?如何在中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办教育,实现教育资源共享和教育公平?这些问题不搞清楚,就不要谈什么教育改革。向衡水中学这样集中营似的应试教育模式大行其道,无论它有多高的‘清北率’,其实都是中国教育的悲哀。”
——@隐山居士:“教育不改革,衡水会泛滥!”
——@PHILLIP-LV:“改变中国应试教育,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还是要从改变中国唯分数论开始,衡水中学能开到浙江去抢占教育资源,也不外乎为了赚钱,也没有什么高尚的理念,更没遑论高尚到为中国教育无私奉献!”
——@战无风:“教育要改革,教育更要创新,墨守成规的教育之路只能越走越窄。走出去引进来,是相互学习取长补短,没有必要相互排斥。如果说要把外来的和尚视为洪水猛兽,孔子学院在世界各地早已泛滥成灾了。浙江作为发达省份对一个‘外来和尚’如此大动干戈,未免有些失体统,其实更是不够自信的表现。西方发达国家能够接受中国的孔子学院,难道浙江就不能接受一个衡水中学?气量在这个时候显得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