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影的诗篇——摄影美

(六)线条:情感表达的捷径

字体:16+-

从视觉的感受来说,我们生活在一个线的世界。平行与重复、纵横与交错的线条构成了有形的、内容丰富的世界(如图4-28)。

图4-28 《芝加哥风景17》

巍峨的高山有笔直刚毅的线,奔流的小溪有曲折蜿蜒的线,那千姿百态的树更是各种线条美妙的结合:杨柳依依,展现女性的柔媚;白杨钻天,展示君子的耿直。

生存竞争中的动物在线条的运用上更有独到之处。蜘蛛网的线条张力使几何学家惊叹,蜂巢的六边形结构使建筑学家称奇。

图4-29 《德里克·克洛斯》 梅普勒索普 摄

人的世界更是一个线条的世界:瓜子脸的清秀,国字脸的冷峻。男人体刚健如山(如图4-29),女人体起伏似水(如图4-30)。

图4-30 《梅舍的粉色缎子胸衣》 霍斯特 摄

人们同时还创造了一个线性丰富的世界:在悉尼歌剧院,我们看到海滨飞扬起几条合拢的线;在纪念碑前,我们体会到什么叫铁血悲歌;巴黎的埃菲尔铁塔更是一座以线条结构筑成的钢铁巨人,艺术家对线的大胆运用达到了令人叹为观止的境地。

然而,严格地说,生活中的线条是不存在的,线只有位置和长短,没有宽度和厚度。生活中的线往往淹没在各种形状里面。因此,可以说,线的观念、线的形象是人们从生活中提炼出来的。如果说,色彩的感觉更多的是直觉,那么线条的感觉更多的是情感。所以有评论家断言:“线条比色彩更具有审美的性质。”

线条可粗可细,可长可短,可屈可伸,可显可隐,可以是垂直的,也可以是水平或倾斜的。线条能起引导、分割、联结、稳定及打破平衡等作用。就如一个曾经排过队买车票,或一个曾用手抚摩过汽车上光滑的挡泥板的人所知道的——线条有许多种形式,公路、栅栏、树干、地平线、屋顶、行进中的士兵队列等,所有这些都构成了线条。

摄影造型的线可以分为两大类:有形的线与无形的线。

有形的线是可以直观的看得见的线条,分为直线和曲线。

图4-31 苏丹 摄

直线,是被摄体界面或直射强光在照片上形成的线。直线本身是很刚性的线条,运用得好可以产生挺拔、刚强的美感(如图4-31)。在拍摄风光时,最大的单纯直线是地平线,地平线以冷寂、平静的基调构成开阔的场面,平铺的形象有如黑色的沉寂。直线还包括垂直线,温暖挺立的基调构成上升的意境,站立的形象有如白色,充满生机,意味着攀登。另外,还有对角线,冷与暖、静与动相结合形成的基调充满**,有如红色,形成放射性意境。对角线与水平线、垂直线构成对比时,则表现出更大的张力。而一般的任意直线,放弃了静止的元素,往往能使摄影画面产生动**的倾向。

图4-32 《卢浮宫阶梯》 苏丹 摄

曲线,是被摄体各种过渡性边界或柔光照明产生的层次性线条。曲线是一种自然的线条,它千变万化,具有最大的随意性和创造性。在摄影中,由于光是直线传播的,直接表现光线,很难取得理想的曲线,所以照片上的曲线多数与运动有关,因而也带来不规则性。曲线的随意性和不规则性,使它既可以产生温柔、自由、解脱、开放的美感(如图4-32),但有时也会产生杂乱、繁琐、迷茫的印象。因此,曲而不乱的规则曲线更受人喜爱,规则曲线在摄影中常见的有圆线、螺线、律动线和“S”形线。科达茨·鲁道夫拍摄的《运动研究》**的舞者代表着死亡,舞者的身体曲线给人的印象是在正在进行的时候被击倒了,后面的三个舞伴也是在表演失去知觉的情景,摄影师创作的主题是动**的灵魂与肉体的关系。垂死的舞者可以理解为艺术工作,而这种工作就是给物质注入灵魂。

圆线,包括半圆线,通常来自球形、圆形或高速圆周运动的动体,还有光柱的局部照明等。圆线在照片上是很常见的,而且也经常是单纯的,如落日的轮廓、建筑物的圆顶、水潭的岸边线、静物器皿的圆形周边线等。圆线是最完整、最规则的曲线,它给人饱满、充实、自我完善的美感。作为圆线局部的半圆线、弧线则给人以平滑、流动和趋向完美的美感。

螺线,是圆线的展开线。内旋螺线具有强烈的视线收缩效应,给人以紧凑、内聚之感,表现在情绪上则是压抑、局促、紧张、沉闷。外旋螺线则可以使视觉扩张,使人感到开放、舒展、轻松。

律动线,是具有摄影特色的线条。它包含波形线与“S”形线。人类从远古时候已从微风吹拂的水面,认识了动人的波形线。早在公元前1世纪,古罗马大诗人贺拉斯就对这两种线条的美感做过研究,并认为它们给人的美感是无法替代的。的确,波形线与蛇形线有圆线的丰满、滑润,又打破了圆线的封闭和单一,它抑扬起伏、流畅自如,特别是有鲜明的旋律、清晰的节奏。所谓“律动”,正是指这种线条是由规律的波动形成的。它有明显的展延性。律动线的抒情特性十分鲜明,它往往表现出欢快、活泼、轻柔等情绪。律动线在摄影上,通常来源于动体经较长时间曝光而产生的起伏运动,它也会造成画面的动感。假如静物的轮廓呈现律动性,便会产生一种寓动于静、静而不死的特殊美感。至于“S”形线,通常被认为是代表了平静。人们可能会觉得“S”形状的公路看上去很平静,可是有多少人能在“S”状蜷曲的蛇身上找到平静呢?(如图4-33)“S”形线空间效果强烈,同时平滑自如、含蓄柔顺、变化丰富,给人以成熟、丰满、充实的美(如图4-34)。

图4-33 《无题》 登霍兰德·保罗 摄

图4-34 苏丹 摄

摄影画面里还有一种看不到的而能被人感觉的线,这是无形线,也就是凭着人的经验与联想便可以分明确定的线。如车辆、船的行驶;飞机、鸟类的飞行;彩云、烟雾的流动;人的视觉注意与兴趣走向……都可以形成画面上无形却不容忽视的线。

有形线与无形线都有曲直、横竖、斜正、虚实之分,都能表现不同的感受。在绘画语言与摄影语言中,线的种类及其个性特色并没有本质的区别。区别在于表现手段,画家凭着经验、直觉与笔触的飞动描形写神,摄影却另有一方“线”的天地。

摄影师利用取舍,选择生活中千变万化的线。对现实中的各种线形,无论是长存的还是转瞬即逝的,摄影师都要深刻地体验与理解,从而以框架分离的建构方式裁割下来,成为具有形式美感的意味深长的画面。

摄影师还利用光影,强调物象中有魅力的线。生活中现有的线路经常是杂乱的,而且是淹没在平面之中的。为了强调某种物象的形与神,摄影师往往利用自己光影语言的优势,以光强调某个线条。

由此可以看出,摄影造型中的线有着施展才能的广阔天地,其功能约有以下几种:

塑造形体。英国画家霍格斯说:“物的形状由种种线形成。”成功的造型线如同高明的导游,引导你的视线去认知对象并进入艺术佳境。

确定边际。线是面的边际,线把面切割成大小不同的形状,并且成为立体世界上下、左右、前后的界定。

暗示空间。由于线的会聚与分散、平行与交叉所形成的透视,会把欣赏者带入一个特定的空间,从而在有限的平面展现一个无限的空间。

形成节奏。等距离间隔的线重复排列会产生从视觉到听觉的通感——节奏感。粗细的不同、间隔的不同更会产生节奏的变化,使摄影画面别具美感。

启发感觉。各种形状的线具有不同的性格,可以直接带给欣赏者某种特定的感受,并能启发欣赏者的进一步想象,产生更丰富的感觉。“飞流直下三千尺”、“万条垂下绿丝绦”,这种由上而下的线条使人感到气势非凡、潇洒自如;“碧玉妆成一树高”、“刺破青天锷未残”,这种由下而上的线条又使人感到扶摇直上、坚韧挺拔。

表现抽象。线是物体抽象化的有力手段,如标志、记号以及文字,这些都是用线来表现的。线的粗细、线的间距变化能产生远近的感觉,粗线和细线的结合能产生立体感。线成为抽象化的语言并可以包含很丰富的内容。

线是由点的流动开始的,饱含情感,如一首冷静的抒情诗。许许多多的线汇聚成一个画面或多个画面,形成摄影艺术里响亮的不同声音。我们欣赏得越多,创造得越多,这些声音就越丰富,越激动人心。

线是一个形状如此多样、性格如此多变的世界。线,在摄影造型中飞动着形神合一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