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语言要求根据新闻的特点和性能,恰如其分地反映新近发生的事实,因此新闻语言要求准确、鲜明、生动、简练、朴实。有人认为新闻语言是一种枯燥无味的语言,这完全是一种误解。主要是由于新闻中有大话、空话、套话造成的这种印象,我们应该消除这种误解,在使用语言上多下工夫。
1.一般新闻语言的要求
准确、鲜明、生动、简练、朴实,这是新闻写作对语言的共性要求。
准确——不用笼统、含混的语言,要用具体确切的。
鲜明——不要拐弯抹角,要直截了当;不要态度暧昧,要旗帜鲜明;不要吞吞吐吐,要尖锐泼辣。
生动——表达恰当、生动活泼、引人入胜、有生活气息、不枯燥无味。
简练——干净利落、简洁明了,不要用难懂冗长的倒装句和专门性术语。
朴实——实实在在、自然朴素,不要追求文字华丽。
新闻语言还要讲究规范化,力求用语纯洁、健康、规范。
2.广播电视新闻语言的特殊要求
广播电视新闻对语言的要求除准确、鲜明、生动、简练、朴实外,还要求通俗口语、平易近人、亲切自然。
通俗——让人听得懂,一听就明白。要求:结构简单、用字平常、描写朴素、明白好消化,不用抽象形容词,而多用具体形象的词语。句式一般要短,便于口头表达,适于听觉。通俗不是字面翻译解释,这是庸俗化。通俗就是要学习使用群众语言,这是很不容易的。
口语——用人们日常说话的词语、语调、节奏来写作。用谈心式的亲切自然的方式表达,避免用生硬的方式。
3.文字新闻语言同电子新闻语言的异同
书面语和口语都是表达客观事物的,本来二者是统一的。可是经过多少年的修饰、加工、润色,书面语和口语距离越来越大。我们要研究二者的差异,找出异同点,写好新闻稿。
书面语言的特质形式是文字符号,是经过修饰加工的语言,一经记载即可久远流传。口头语言的物质形式是语音,它是冲口而出,比较粗俗,随说随逝,不易保存。
书面语的特点是:完全句多、长句多、关联词多、句子结构严密,层次条理清楚,富于逻辑。
口语的特点是:短句多、省略多、句子结构比较散。
书面语是加工形式,口语是自然形式。
书面语可以采取倒装形式,广播电视语要求运用正常式,做到自然、流畅。
书面语句长或短都可以用,广播电视语要求句子简短,附加语少。
书面语关联词多,语气词少,广播电视语关联词少,语气词多。
书面语一般不重复,广播电视语往往要合理重复,加深听众印象。
文字新闻语言同电子新闻语言根据以上异同点各有长短。我们要掌握其规律、特点、取长补短。文字新闻要学习广播电视新闻简短明了,广播电视新闻要学习文字新闻语言干净、规范,去掉拖沓不规范的成分。避免啰唆、不完整、不准确,使广播电视语言更规范、完整、精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