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别人无法拒绝你

第5章 为了防止上当,你需要了解的“黑色谈判术”

字体:16+-

黑色谈判术1 “打7折”与“便宜3000日元”哪个划算?

语言上的细微调整与表象都可能混淆我们的判断。

为避免这种错误判断,我们有必要预先知晓这些黑色谈判术。

如此简单的印象控制

“黑色谈判术”利用了人们往往凭借印象就轻易做出判断的这一特点。在第5章中,我们将教大家如何识别“黑色谈判术”的手法。首先,我们来一起感受一下,人们的判断是多么暧昧不明。

A 这部车虽然有10万公里的行车距离,但只需50万日元。

B 这部车只需50万日元,但行车距离有10万公里。

A、B两种说法分别给人什么印象呢?

A这种说法,听着似乎很划算;反之B这种说法,不但没有划算的感觉,反而是“10万公里”这一消极因素使人印象深刻。A、B这两种说法虽然传达了同样的信息(50万日元、10万公里),但语序的细微变化导致了整体印象的截然不同。

协商中,当需要提出见解或做出让步时,巧妙地运用这种说话技巧的人不在少数。我们如何才能做出正确判断而不受蒙蔽呢?在此,推荐大家使用“只记录关键词”这一方法。只记录“10万公里、50万日元”这些关键词,这样,即使对方变换语序、修饰措辞,企图改变我们的判断,我们也能有效避免这种诱导的影响。

干扰判断的语言魔术:

例:行车距离10万公里的车,价格为50万日元。

这部车虽然有10万公里的行车距离,但只需50万日元。

50万日元还挺划算的嘛!

这部车只需50万日元,但行车距离有10万公里。

这车都已经跑了10万公里啦?

check

案例1 佐藤前辈究竟是能干还是无能

公司附近新开了一家自助餐厅,小隆好像又吃多了。

(老天啊,我再也不敢暴饮暴食了!快别让我再拉肚子了吧……)

小隆的忏悔,似乎不怎么见效,直到午休时间结束,他都没能走出公司的卫生间。

这时,似乎有人进来了,小隆能听到对方的交谈。

A:“你们部门的佐藤,听说很有能力啊?”

正值人事调动前的考察期,小隆不禁竖起了耳朵。

B:“啊,佐藤啊……工作能力倒是挺强的,就是什么都爱较真儿。”

A:“这样啊,看来这还真得多打听打听。”

听到这儿,小隆突然有一种推开门反驳的冲动。

(应该说佐藤虽然爱较真儿,但工作能力很强才对啊!不不不,也不对,应该说佐藤是个讲理而且能办事的人。)

B对佐藤的评价虽非谎言,却似乎改变了A对佐藤的印象。

也许大家在日常交流中不曾留心过,但语序确实能够影响人们对事物的印象,请对比以下两个句子:

小隆虽然不太可靠,但是将来或许能有所进步。

小隆将来或许能有所进步,但不太可靠。

第一句话说明说话人对小隆印象较好,而第二句话说明说话人并不看好小隆。两句话说的是同样的内容,为何表达效果不同呢?

同时说明人或事物的优缺点,这叫“双面提示”。双面提示传达的是描述对象的不同特征,大多数情况下,后述的一项给人的印象更为深刻。想必有许多人使用了这种语言技巧而不自觉,从现在起大家可以有意识地把需要强调的内容置于句子的后半部分。

双面提示是一种说服对方的好方法。光说优点或是光说缺点都不如双面提示有说服力。但是,与对方协商时,双面提示虽好,还需注意陈述优缺点的顺序。

此外,由于有一部分人利用这种技巧来改变话语给人的印象,因此在做出判断前还需调换前后顺序,冷静地思考。

语言魔术与语言表象的威力

转换表达方式的效果是相当惊人的。请看以下的例子:

A 服用此药,98%的人能得救。

B 服用此药,2%的人会死去。

A这么说的话,人们可能还想试试疗效;但B这么一说,恐怕谁都不敢吃这药了吧。之前曾向大家介绍过:协商能否成功,80%靠准备。使用“黑色谈判术”的人在协商前大都反复思考如何组织语言。

作者经营的公司主要研究如何提高网购销售额。在网络世界中,只要分析连接端口即可准确把握有多少网友浏览了某产品,又有多少网友实际购买了该产品。主页上措词或表达方式的稍加改动,使商品大卖或滞销已成为业界的常识。只要改变语言,就可能使营业额成倍增长,使滞销的商品转眼脱销。

仅仅更换商品图片就能接到络绎不绝的订单。作者在现实生活中反复见证了这些事例,深切感受到语言与表象对我们的判断有多么大的影响。

把“打7折”改成“减3000日元”,把“能不能请您”改成“请您”,大家知道这些细微的变化会影响购买率吗?

同样是在公园喝果汁,在自动贩卖机买的果汁150日元都嫌贵,如果请人在附近的高级酒店买同一牌子的果汁,200日元也不会有任何抱怨。这是为什么呢?在酒店的休息室进行协商时,对方的提出方案听着更好,对方也显得更优秀。这又是为什么呢?

我们对事物的印象与判断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虽然很难完全避免这些影响,但我们可以先牢记自己的判断很容易在外界因素的影响下发生改变这一事实,这样能使我们不再轻易上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