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田野作业资料整理的一个新方法,是对田野资料进行计算机贮存和属性描述。
一、电脑编码
电子典藏即计算机贮存,其中一项基本工作是将纸介田野资料转为数字数据,进行WORO文件的电脑编码,具体过程如下。
第一,构建一个计算机编码代码系统,在这个代码系统内,编排贮存资料的总目录和子目录及其代码。
第二,编码代码的字母,用汉语拼音,按资料来源地名、资料主题名称的开头第一个字母的顺序排列,如“泾阳社火”为JYSH。
第三,编码目录的总目,按田野作业的重点工作、次要工作、田野日记、田野调查报告、主要信息提供者和资料一览表(包括搜集地方文献一览表、录音带主题词一览表、照片资料目录一览表)和田野工作会议记录的顺序排列。
第四,编码目录的子目录,按描述研究对象文化的逻辑顺序排列,如在陕西社水资源象征文化调查的资料集中,在“人生仪礼”用水部分,田野调查的顺序是:婚礼用水、诞生用水、葬礼用水,电脑编码的子目录是:诞生礼、青春期、婚礼、葬礼,使用了国际通行的根纳普通过仪礼表达顺序。
第五,编码目录的阿拉伯数字目录,按总目录和子目录的排列顺序,编排数字表示顺序,如总目录的表示顺序:“第一部分”,“第二部分”等。子目录的表示顺序:“(一)”“(五)”,或“(一)”下设“1.2.”,或“(五)”下设“附录一、附录二”等。
第六,编码代码系统是参加田野作业所有成员统一使用的代码,各调查人员自己整理的资料,在录入为电脑软文件时,一律采用这套编码系统,最后汇总成一个完整的资料集总目和子目录代码。
在前面谈到编辑资料集的举例中,大部分例子都带有一些电脑编码,但不是完整的例子。兹将一份完整的电脑编码抄录如下,作为样例。
例:《四进山西四社五村田野访谈资料集》[11]
电脑编码与英文目录
(山西四社五村代码:SW)
第一部分 四社五村农业经济与用水现状调查(SWJB)
(一)四社五村15村农耕经济与用水人口现状一览表(SWJB-1)
(二)四社五村15村使用沙窝峪渠水现状一览表(SWJB-2)
(三)四社五村15村使用井泉等其他水源现状一览表(SWJB-3)
(四)四社五村15村主社和附属村关系现状一览表(SWJB-4)
(五)四社五村15村参加做社村庄关系网络一览表(SWJB-5)
第二部分 四社五村“清明会”仪式调查(SWQM)
(一)“清明会”准备活动调查(SWQM1)
1.老大仇池社准备交社的活动(SWQM1-1)
2.老二南李庄村准备做社的活动(SWQM1-2)
3.老三义旺社在交接中的活动调查(SWQM1-3)
4.老四杏沟社在交接中的活动调查(SWQM1-4)
5.上游沙窝村在交接中的活动调查(SWQM1-5)
6.附属村对主社做社的要求调查(SWQM1-6)
A 老大仇池的附属村北川草洼调查(SWQM1-6-1)
B 老二南李庄的附属村琵琶塬调查(SWQM1-6-2)
C 老二南李庄的附属村百亩沟调查(SWQM1-6-3)
D 五村孔涧村的附属村刘家庄调查(SWQM1-6-4)
7.传送鸡毛信(SWQM1-7)
(二)“清明会”小祭仪式观察(SWQM2)
1.小祭仪式的全过程观察(SWQM2—1)
2.小祭仪式的社首会议观察(SWQM2-2)
A 交接账目(SWQM2-2—1)
B 鉴定维修水渠的质量(SWQM2-2—2)
C 对总放水员的考核(SWQM2-2-3)
D 对修高速公路影响用水的反应(SWQM2-2—4)
E 主社社首发言全文(SWQM2-2—5)
(三)“清明会”大祭仪式观察(SWQM3)
1.大祭仪式的全过程观察(SWQM3—1)
A 大祭日程表(SWQM3—1-1)
B 大祭路线与交通工具(SWQM3-1-2)
2.大祭仪式中的沙窝峪祭墕(SWQM3-2)
A 沙窝峪祭墕的口述历史(SWQM3-2-1)
B 沙窝峪龙王庙的主祭人马仁根(SWQM3-2-2)
C 沙窝峪龙王庙的锣鼓队(SWQM3-2-3)
D 沙窝峪龙王庙的酬神唱戏(SWQM3-2-4)
E 沙窝峪龙王庙的祈雨妇女(SWQM3-2-5)
F 沙窝峪龙王庙的其他活动(SWQM3-2-6)
3.大祭仪式中的南李庄执社社首大会(SWQM3-3)
A 南李庄三义庙的标语口号(SWQM3-3-1)
B 南李庄三义庙的会场布局(SWQM3-3-2)
C 南李庄三义庙的会议日程(SWQM3-3-3)
D 南李庄三义庙的会议发言全文(SWQM3-3-4)
E 南李庄三义庙的吃席看戏(SWQM3-3-5)
F 南李庄执社会议的下年用款摊派(SWQM3-3-6)
第三部分 四社五村内部用水系统的层级关系(SWCJ)
(一)轮流用水系统的层级关系(SWCJ1)
1.两个行政县的轮流用水(SWCJ1-1)
2.上下游村庄的轮流用水(SWCJ1-2)
(二)借水系统的层级关系(SWCJ2)
1.主社与主社之间的借水(SWCJ2-1)
2.主社与附属村之间的借水(SWCJ2-2)
3.家庭之间的借水(SWCJ2-3)
4.借水的关键词(SWCJ2-4)
A 借水不还
B 坡池
C 放水员
D 水期
5.借水的季节与原因(SWCJ2-5)
6.借水与买水(SWCJ2-6)
(三)家庭内循环用水系统的层级关系(SWCJ3)
1.老年人与青年人的家庭循环用水(SWCJ3-1)
2.农民户与工商个体户的家庭循环用水(SWCJ3-2)
3.渠水户与井水户的家庭循环用水(SWCJ3-3)
4.受学校教育的人与未受学校教育的人的家庭循环用水(SWCJ3-4)
5.岁时节令、信仰与家庭循环用水(SWCJ3-5)
第四部分 四社五村附属村与主社依附关系的个案调查(SWVF)
(一)老五孔涧村的附属村刘家庄的个案(SWVF1)
A 刘家庄的民间传说(SWVF1-1)
B 刘家庄使用水源的范围(SWVF1)
C 刘家庄请孔涧村给水的六月六仪式(SWVF1-2)
D 刘家庄替孔涧村放水的实际做法(SWVF1-3)
E 刘家庄打井的经过(SWVF1-4)
F 刘家庄的口述史—历史、宗教、移民、自然地理(SWVF1-5)
(二)其他两个附属村的个案(SWVF2)
A 老大仇池社的附属村北川草洼(SWVF2-1)
B 老二南李庄的附属村琵琶塬(SWVF2-2)
第五部分 四社五村清明会相关民俗“上坟”的调查(SWMS)
(一)四社五村洪霍两县群众的清明上坟民俗(SWMS1)
(二)四社五村的社首上坟(SWMS2)
第六部分 霍州旱作农业区其他四社五村的初步查访(SWTT)
(一)霍州明代水利碑上记载的陶唐峪四社五村(SWTT1)
(二)霍州陶唐峪四社五村初访(SWTT2)
第七部分 田野调查日记选录(SWRJ)
第八部分 田野工作会议记录(SWHY)
(一)第一次田野工作会议记录(SWHY1)
(二)第二次田野工作会议记录(SWHY2)
(三)第三次田野工作会议记录(SWHY3)
(四)第四次田野工作会议记录(SWHY4)
第九部分 附录(SWFL)
(一)搜集地方文献表(SWFL1)
(二)主要信息提供者一览表(SWFL2)
(三)录音带登记表(SWFL3)
(四)照片登记表(SWFL4)
二、属性描述
经过整理录入的田野资料集,应能比较完整地体现他者文化资料的民俗文化属性[12],内容如下。
第一,民俗文物属性,指资料原件的物化形态,包括质料、形制、尺寸、字体、格式、保存地点、保存环境、保存方式、保存人,发现人、民俗文物的物质文化类型等。
第二,民俗文字属性,指资料原件的文字转写形态,包括字样总数、单字量、字体的形义关系、开本形式、民间用字规律、抄写人、使用人、使用语境、使用禁忌、流传方式、民间解释等。
第三,民俗文化属性,指资料原件的文化描写形态,包括社会历史背景、民俗含义、象征性、不同生活阶层文化群体的分类与合作,资料所反映的民俗社会整体面貌、文化习惯和现实变迁等。
[1] [芬]劳里·航克(Lauri Honko):《民间文学的保护——为什么要保护及如何保护》《中央和地方档案制》,中芬民间文学联合考察及学术交流秘书处编:《中芬民间文学搜集保管学术研讨会文集》,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8:13~29,101~116。
[2] 访谈时间:1999年6月。《山西洪洞田野访谈资料集——水册、碑文、村落个案》,打印稿,1999。
[3] 访谈时间:2000年9-10月。原载《陕山四县田野访谈资料集——社火回访、水环境变迁、入户调查》,打印稿,2000。
[4] 访谈时间:2000年4月。《陕西蒲城田野访谈资料二集——清明接送尧山圣母仪式、尧山传说》,打印稿,2000。
[5] 访谈时间:2001年1-2月。《陕西水象征文化与社火田野访谈资料集》,打印稿,2001。
[6] 董晓萍编:《陕西水象征文化与社火田野访谈资料集》,打印稿,2001:99~100。
[7] 访谈地点:陕西泾阳县吉元开发区秦元漆包线厂院内,访谈时间:1999年3月1日下午3:30左右,访谈人:董晓萍。
[8] 被访谈人:宋长泰,男,78岁,小学、农民。社火队老把式。泾阳县兴隆镇兴隆村人。通信地址:兴隆镇兴隆村兴隆小队。访谈地点:兴隆镇兴隆村侯建文家。访谈时间:1999年3月4日。访谈人:董晓萍。
[9] 《陕西泾阳田野访谈资料集》,打印稿,1999:16~19。
[10] 访谈时间:2000年4月。董晓萍编《陕西蒲城田野访谈资料二集》,打印稿,2000:145~164。
[11] 访谈时间:2001年4月。
[12] 关于“属性描述”的概念和方法,参见王宁:《宋元明清手写与碑刻文献的电子典藏与属性描述》,内部资料,打印稿,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