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电影史:插图版

第五节 恐怖片

字体:16+-

恐怖片(Horror Film)以离奇怪诞的情节、阴森可怖的场景制造感官刺激,引发观众害怕,激起恐惧感。恐怖(Horror)一词最早出现在恐怖片类型中,指因震惊产生的厌恶、反感和作呕的情感,恐怖片为观众提供体验恐怖惊吓的快感,释放内心的焦虑与恐惧。

恐怖产生的历史文化原因可以追溯到古代人们对未知事物的恐惧,比如死亡、暴力、灾难、黑暗、禁忌、噩梦、灵魂世界等。民间文化中的吸血鬼、夺命鬼魂、战争中的血腥暴力、科学、外层空间的威胁、潜意识中的恐惧本能等,都能引起人们的恐惧之心。

古代神话传说中的鬼怪故事,中世纪英雄史诗中的妖魔,《神曲》地狱、炼狱中的鬼魂故事,《圣经》中的暴力、杀戮、女巫,哥特小说的谋杀、城堡幽灵,爱伦·坡的恐怖小说等,都是恐怖片的文学来源。

一、美国恐怖片的发展阶段

1.早期欧洲恐怖片

电影史上第一部恐怖片是法国电影先驱乔治·梅里爱的《魔鬼的城堡》(1896),最具影响力的早期恐怖片是德国表现主义默片罗伯特·维内的《卡里加里博士》(1920)、茂瑙的《吸血鬼诺斯费拉图》(1922)。20世纪20年代,大批德国电影艺术家把表现主义电影带到好莱坞,影响了美国恐怖片的发展。

2.美国早期恐怖片

美国早期恐怖片产生于20世纪最初20年,爱迪生电影公司拍摄了第一部恐怖片《科学怪人》(1910,单本16分钟)。默片时代好莱坞杰出的恐怖片有约翰·罗伯森的《化身博士》(1920)、华莱士·沃斯利的《巴黎圣母院》(1923)等。

《化身博士》(Dr. Jekyll and Mr. Hyde, 1920)根据英国作家斯蒂文森(1850—1894)的中篇幻想小说《化身博士》改编。医生基克尔博士为了探索人性的善恶,研究发明了一种药,把自己化身为海德先生,再把自己身上的恶念全部赋予海德。基克尔博士作为医生,为人做好事,海德却无恶不作,最后基克尔无法摆脱海德的邪恶,自杀身亡。

3. 30年代美国经典恐怖片的黄金时代

30年代,德国表现主义的元素结合美国电影的技术和技巧,创造了刺激惊人的恐怖世界。代表作品有托德·布朗宁的《吸血鬼》(1931)、詹姆斯·威尔的《科学怪人》(原名《弗兰肯斯坦》, 1931)、《科学怪人的新娘》(原名《弗兰肯斯坦的新娘》, 1935)和库伯、舒德萨克的《金刚》(1933)。

4. 40年代心理恐怖片

40年代的恐怖片采用低成本的B级影片制作,用心理现象和悬疑的惊悚代替直接的恐怖,引进宗教和情感危机的因素,被称为心理恐怖片。代表作有托尼尔的《猫人》(Cat People, 1942)、《与僵尸同行》(I Walked with Zombie, 1943)。

5. 50年代科技/暴力恐怖片

50年代科技发展,航天业起步,核战争、核灾难的威胁,冷战的猜疑,电影技术革新,彩色电影和宽银幕电影盛行,加强了恐怖片的身临其境感。代表作有戈登·道格拉斯的《它们》(1951)、霍华德·霍克斯的《来自另一世界的生命》(1951)和唐·西格尔的《人体入侵者》(1956)。

6. 60年代惊悚恐怖片

1966年好莱坞“海斯法典”正式取消,恐怖片的发展更加多元化,主要有惊悚恐怖片和还魂僵尸对人类的威胁。希区柯克的《精神病患者》(1960)达到惊悚恐怖片的顶峰。其他作品有罗伯特·怀斯的《猛鬼屋》(1963)、罗曼·波兰斯基的《魔鬼圣婴》(1968)和乔治·罗蒙洛的《活死人之夜》(1968)。

7. 70年代恶魔/性暴力恐怖片

70年代前期以魔法恐怖片为主,将世界的罪恶责任推给非人类的恶魔,如威廉·弗里德金的《阴阳大法师》(1973)。70年代后期恐怖片集中在性暴力、对女性的侵犯上。代表作有约翰·卡彭特的《万圣节》(1978),保罗·施莱德的《猫人》(1982)。

恐怖片在当代成为好莱坞一个很大的类型, 80年代以后推出了一系列恐怖片杰作。诸如德·帕尔玛的《剃刀边缘》(1980)、库布利克的《闪灵》(1980)、麦克·尼科尔斯的《狼人》(1994)、弗朗西斯·科波拉的《惊情四百年》(1992)、尼尔·乔丹的《夜访吸血鬼》(1994)和韦斯·克莱文的《惊声尖叫》(1996)等。

二、恐怖片的基本特点

美国恐怖片的主题主要表现为四方面。一是人类探索生命的由来,挑战上帝,魔鬼、撒旦是恐怖的元素,如《科学怪人》。二是人类对自身的认知,人格分裂和变态杀人狂是恐怖的元素,如《化身博士》。三是人类对情感本能的体验,超越时空的物种爱情是恐怖的元素,如《金刚》。四是人类与未知生命体的较量,外星人、异物威胁人类生命。

恐怖片的人物主要有人格分裂的科学家、变态杀人狂、吸血鬼和异类等。

三、传统恐怖片

1.玛丽·雪莱小说《弗兰肯斯坦》的电影改编

19世纪英国女作家玛丽·雪莱(Mary Shelley, 1797—1851)是著名浪漫诗人雪莱的夫人。她的小说《弗兰肯斯坦》(Frankenstein, 1818)是世界文学史上第一部公认的科幻小说。

主人公弗兰肯斯坦是一位从事生命科学研究的学者,他用人工创造出了一个面目丑陋的怪人。怪人秉性善良,对人充满了善意和感恩之情。他希望拥有人的权利,并且有一个配偶。但是,当他处处受到人类的歧视和迫害时,他感到万念俱灰,想毁灭一切。他杀害了弗兰肯斯坦的弟弟威廉,又企图谋害弗兰肯斯坦的未婚妻伊丽莎白。弗兰肯斯坦怀着满腔怒火追捕自己创造的怪人,在搏斗中与怪人同归于尽。

玛丽认为人具有善与恶的双重性格,长期受人厌恶和歧视会使人变得邪恶而干出种种坏事,以致发展到无可挽回的地步。

恐怖片《科学怪人》(Frankenstein)根据19世纪英国女作家玛丽·雪莱的同名小说改编。《科学怪人》出品4年后,导演又拍了它的续集《科学怪人的新娘》,这部影片超过了前集,更加轻松幽默,以后又出现了一系列的《科学怪人》的续集,但在思想内容上没有超越第一、二部。

2.《科学怪人》系列

导演詹姆斯·威尔执导的《科学怪人》讲述弗兰肯斯坦博士用电力创造了怪人,最终遭到天谴。他的兄弟被科学怪人杀害,自己也被科学怪人从磨房高处扔下来,怪人则消失在燃烧的磨房中。

《科学怪人的新娘》(Bride of Frankenstein)是《科学怪人》的续集,获1936年奥斯卡最佳音响-录音提名。《科学怪人的新娘》的开端是小说作者玛丽·雪莱和丈夫雪莱、朋友拜伦的谈话,回顾性地介绍了《科学怪人》的故事,以便连接续集《科学怪人的新娘》。

科学家弗兰肯斯坦与邪恶医生合作,在古堡中做试验,为怪人制造一个妻子,科学怪人的新娘由此诞生。但创造的新娘不认同怪人,引起怪人的愤怒,怪人和新娘、医生同归于尽。以今天的眼光看20世纪30年代的经典恐怖片,此片并不恐怖,科学怪人只是长相比较丑陋,七情六欲都和人类相同。但是人类憎恨、厌恶怪人,对他围剿追捕,企图消灭他。怪人只得逃离人群,避开迫害。

怪人逃生中来到一个孤独老人那里,老人双目失明,看不见怪人的丑陋,他热情接待怪人,与他成为朋友,盲人的友善与接纳,感动了怪人。怪人的到来安慰了寂寞的盲人,两个远离人群的人相互慰藉,都因感动而流泪。盲人教怪人饮酒抽烟、学习语言,使怪人完成了社会化的过程,成为一个有善心、重友谊的人。这段友谊被追捕的市民摧毁,怪人再次逃走,钻到墓穴中去。

影片探讨了人性。怪人是一个社会边缘人,他受到主流人群的排斥。怪人对人群的危害是在受到歧视后产生的仇恨。人对与自己不同群体的人采取排斥,最终自食其果,遭到报复。善与恶存在于人性中,对人不善就是恶,也将遭到来自自身的恶的报应。

《科学怪人的新娘》剧照:人类的恐惧与迫害

3.《金刚》

《金刚》(King Kong, 1933)是“美女与野兽”式题材的经典片。在海岛,女演员安·达洛遇到暴龙袭击,大猩猩金刚与暴龙生死鏖战,救下安。安的惊声尖叫和野兽的相处,充满恐怖与柔情的**意味,金刚与暴龙的搏斗表现了自然界的生存斗争和以暴力追求**的努力,美女是两个野兽的欲望对象。金刚爱上了安,制片人以此为诱饵捕获了金刚,把金刚带到纽约演出。

金刚对人类怀有美好情感,但人类对神怪野兽并不宽容。金刚胁持安爬上帝国大厦楼顶与人类抗衡,他被安的眼泪感动,放弃了反抗,被飞机击毙。自然与文明的对抗最终以金刚的灭亡告终,人类赢得的是对自然的毁灭与残忍。

《金刚》剧照

影片包含了后景放映、小型模型、特技等技术创新,其中对野兽的逐格动画最具创意,成为后来科幻电影的先导,直接启发了《侏罗纪公园》(导演:斯皮尔伯格, 1993)一类影片的灵感。

四、心理恐怖片:《闪灵》

1.《闪灵》简介

斯坦利·库布里克(Stanley Kubrick, 1928—1999)是美国著名导演,他执导的《闪灵》(The Shining, 1980)根据恐怖小说家斯蒂芬·金的同名小说改编,是一部经典心理恐怖片。影片深刻挖掘了人的绝望心理、疯狂记忆、血腥谋杀、种族报复以及一个家庭的毁灭。

作家杰克为了改善工作状态,决定接管一家奢华的山间饭店。饭店位置偏远,在冬季,因大雪封闭而不能营业。传言它的前一任管理者曾莫名奇妙地丧失了理智,将其全家杀害后自杀。杰克不顾朋友劝告,驾车携妻子温蒂、儿子丹尼一起搬入这幢豪华饭店。杰克始终无法正常写作,开始经常出入饭店的酒吧,寻找有关自己的过去,最后发展到追杀妻子与儿子。

2.“闪灵”题解

影片以“闪灵”命名,指人的特异功能,超感预知能力。借此看到过去,预见未来,具有神秘性、寓意性,营造心理恐怖的效果。影片中的人物都具有特异能力,杰克能看到过去,温蒂受丈夫影响最后也能看到过去。儿子丹尼既能看到过去,也能预知未来。黑人厨师也具有特异能力。作品以“闪灵”的方式表现人的心理恐怖。

3.拍摄角度

影片片头采取航拍,类似警报的音乐渲染了本片的恐怖气氛。影片从空中远程追踪俯拍在崇山峻岭中行驶的汽车,表现故事环境的遥远偏僻,与“远望酒店”(Overlook Hotel)的店名相符合,也暗示了主人公远离人群的封闭。即使在偏远的自然环境,仍然充满人类暴力、谋杀与恐惧。

酒店管理员介绍,“远望酒店”建在印第安人墓地上,曾遭到印第安人的抵抗,揭示了美国白人屠杀驱赶印第安人的历史。影片以恐怖片的形式表现了美国白人残杀印第安人的政治主题,讽刺批判了美国白人的历史暴行,也暗示了本片的闪灵与种族复仇有关。

影片采用低机位高速追拍丹尼在地毯上的骑车镜头,成为摄影的一大特色,营造了影片的恐怖气氛。丹尼有很强的超感预知能力,他驾童车玩耍,一次又一次看到酒店过去的血腥谋杀。

4.绝望的心理恐惧

温蒂发现丈夫的书稿只有一行字“只有工作不娱乐,让杰克变成了呆子”。这句话本是一句西方俗语 “All work and no play makes Jack a dull boy”,俗语中的杰克(Jack)是一个常见的普通人名,恰好影片主人公的名字也叫杰克,他用了这句俗语表达自己的心理恐惧。一个作家的内心焦虑与绝望莫过于写作枯竭,杰克是一个业余作家,才思枯竭、不能创作增加了他的生存压力,无内容的书稿表现了杰克绝望的心理恐惧。

杰克常到酒吧寻找过去的记忆。他在内心与过去对话,暴露了他的谋杀意向,杰克与过去的兑酒师和前任主管的对话,把历史与现实连接,表现了他对妻子的不满和白人对有色人种的优越感,暗示了他的谋杀仇恨。

5.追杀妻儿

杰克受到回忆的蛊惑,丧心病狂地追杀妻儿,并且杀死了黑人厨师,应验了历史上白人对印第安人、黑人的暴力杀戮。丹尼熟悉迷宫树林的道路,逃脱了父亲的追杀,母子开雪车离开了酒店,杰克冻死在迷宫。影片结尾的画面是“远望酒店”1921年7月4日的舞会的集体照,正中是杰克或者杰克的前辈祖先,那天是美国国庆节,杰克的死是时间的循环报应。

《闪灵》剧照:拍摄角度与心理恐惧

《闪灵》剧照:追杀死亡

五、小结

恐怖片是世界电影中的一个大类,美国恐怖片受德国恐怖片的影响,发展为好莱坞电影的类型片,主要表现人类在探讨生命奥秘与情感体验过程中产生的恐怖元素,表现人性中的善与恶。传统恐怖片有“科学怪人”系列,现代恐怖片则表现了心理恐惧。

思考题

1.恐怖片产生的文化与文学来源是什么?

2.美国恐怖片的发展阶段有哪些?

3.分析一部好莱坞现代恐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