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學經典文獻導讀書係:戲劇卷

日常生活的悲劇性

字體:16+-

梅特林克

■導讀

莫裏斯·梅特林克(Maurice Maeterlinck,1862—1949),比利時劇作家、詩人、散文家。從小喜愛文藝,中學畢業後進入法律專科學校學習。1886年學習期滿,到巴黎作7個月的短期進修,期間參加了法國象征主義作家的團體。1889年,發表詩集《暖房》(Serres chaudes),以象征的手法描繪夢幻和瞬息即逝的感覺。

作為象征主義戲劇的代表,梅特林克的早期作品充滿了悲觀色彩。《普萊雅斯與梅麗桑德》(Pelléas et Mélisande,1892)以主人公“無緣無故的生,無緣無故的死”,表達了絕望的悲傷和不可避免的悲劇性命運。1896年他發表了散文集《卑微者的財寶》(Le Trésor des humbles),回顧前期的思想,探究生命的奧秘和道德的價值。他對英國戲劇,特別是對莎士比亞和詹姆斯一世時代的戲劇發生興趣,試圖在象征主義劇作中融入現實性內容。這種思想和藝術手法的變化反映在此後發表的一係列劇作中:《阿格拉凡和賽莉塞特》(Aglavaine et Sélysette,1896)、《莫娜·娃娜》(Monna Vanna,1902)、《喬賽兒》(Joyzelle,1903)和《青鳥》(L'Oiseau bleu,1908)。《青鳥》是梅特林克的代表作。詩人在曲折的追尋曆程之後揭示了象征著幸福的青鳥原來就在周圍:隻有付出幸福,我們才能收獲幸福。

1911年,梅特林克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獲獎理由是“讚賞他多方麵的文學活動,尤其是他的著作具有豐富的想象和詩意的幻想的特色。這些作品有時以童話的形式顯示出一種深邃的靈感,同時又以一種神妙的手法去打動讀者的感情,激發讀者的想象”。1932年,比利時國王封他為伯爵。

按照哈羅德·布羅姆的觀點,後輩詩人生活在前輩詩人巨大的陰影之中,總有衝破陰影、自立於強大詩人之列的焦慮和衝動。這種影響與焦慮、傳統與創新互動的軌跡就構成了文學的曆史。從根本意義來說,詩人的焦慮不隻是來自傳統的影響,更主要是來自於詩人對主體性的追求或者說對自我身份的認同,對死亡必然性的反抗,對不朽性的不懈追求[15]。但是,由於文學可以表現的主題是有限的,詩人的上述努力“必然導致詩歌的日益渺小”[16],也就是說,把文學引向越來越狹窄險峻的路子上去。出於對浮誇的浪漫主義和刻板的自然主義的不滿,象征主義認為宇宙隻是另外一個世界的象征,後者才更為真實而永恒,韓波稱之為“未知”。詩人們試圖以直覺、通感,甚至所謂“通靈”的方式進入這個世界,並把獲得的信息帶給世人。這是詩人的特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