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學原理(第2版)

三、藝術的當代發展

字體:16+-

工業革命以來,機器取代了人力,物質財富迅速增加,人類社會形態發生了根本性的變革,以市場為杠杆的商業和消費成為主導性的因素,滲透到人類生活的各個方麵,藝術也概莫能外。傳統的藝術形式依然存在,但已被注入了新的氣息,甚至改頭換麵出現。當代的影像技術、媒體交互技術、信息技術催生了新的藝術形式,同時也改變了傳統藝術的傳播方式。當代的藝術在一定程度上仍可視為具有審美性和形象性的鑒賞對象,但與此同時又作為特定的經濟產業類型而存在,其所具有的文化傳播和意識形態滲透功能又引發了各國藝術之間複雜的交流和博弈關係。可以說,藝術在當代處在一個多元、競爭、交融、劇變的格局之中。

1.當代藝術經濟與審美

藝術作為商品流通的現象在新石器時代晚期就已經出現,那時已經有專業性的作坊產生。人類進入階級社會以來,藝術品的交換價值愈發凸顯,直至今日,商業對藝術的滲透更是無孔不入。藝術品一旦普遍地作為一種可供交換的商品被創作,它的原始生產方式就會改變,它的生態也勢必發生轉化,其精神內涵也隨之產生微妙的變化。藝術品作為商品被生產,必然在生產過程中為使用者的需求所約束,因此變成了既帶有強烈個性的精神產品,又受到市場供需關係調節的消費對象。本章這裏提供三個觀察當代藝術經濟與審美的視角。

第一,藝術作為當代社會生產形式之一,在保持著獨具的審美性外,其本身又帶有濃厚的商品屬性,深受經濟因素的浸染。馬克思在論述古希臘藝術的時候,提出了“藝術生產”的概念,在他看來,古希臘的藝術是一種全民性的史詩般的藝術,這種藝術創作方式和藝術存在形態隨著上古時代的消亡而湮滅。他在《〈政治經濟學批判〉導言》中說:“就某些藝術形式,例如史詩來說,甚至誰都承認:當藝術生產(注:指藝術創作)一旦作為藝術生產(注:指生產有交換價值的藝術商品)出現,它們就再不能以那種在世界史上劃時代的、古典的形式創造出來;因此,在藝術本身的領域內,某些有重大意義的藝術形式隻有在藝術發展的不發達階段上才是可能的。”[19]馬克思的話的邏輯結論就是,古希臘之後,人類進入了“藝術生產”的時代,古希臘全民性的史詩藝術就不可能再出現。中國的情況也是如此,在原始社會,藝術是整體民族的創造,在史詩和神話中表現尤為突出,部族總是精心挑選出他們中的一部分人,演唱創世史詩和部族神話傳說,這是一種獨特的藝術存在方式,中國古代盤古開天辟地、女媧補天和摶土造人、誇父逐日等神話,以及夏部族的鯀胸坼而生大禹、商部族的簡狄吞玄鳥的墜卵而生契、周部族的薑嫄踩巨人腳印而生後稷等部族誕生傳說,這些都不是個人所能創作出來的,而是作為民族的精神支柱,在世代口耳相傳中逐步豐富和發展起來。而進入階級社會之後,藝術的創作主要依賴於作坊和工匠,勞動分工更為明確,藝術的交換價值日益顯著,於是進入了馬克思所說的受供需關係調節的藝術生產時代。再進入到工業化社會以來,藝術生產跨入了德國批評家瓦爾特·本雅明(Walter Benjamin,1892—1940)所說的“機械複製時代”,藝術通過印刷術和電子媒介廣泛傳播,藝術品的商品性得到極大的強化,它甚至成為藝術創作的前提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