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學原理(第2版)

四、藝術流派和藝術思潮

字體:16+-

自從人類創造了藝術以來,經曆了數萬年的發展演進,藝術總體上呈現出精彩紛呈、變化萬端的局麵,多種多樣藝術流派和藝術思潮的不斷出現和更迭是藝術史中常見的現象,它們是研究和認識藝術十分重要的範疇。

1.藝術流派

藝術流派是指在一定的曆史時期裏,由一批思想傾向、美學主張、創作方法和表現風格方麵大致相同或近似的藝術家,自覺或不自覺地結合而成的藝術集團或派別。有時藝術流派體現為有共同思想傾向、藝術觀點,並有一定組織形式和結社名稱的藝術家社團;有的又是趣味相投或共同生活在某一地域的藝術家所結成的鬆散的團體;還有的是在不自覺的情況下以某種藝術元素為標識結合成的一個藝術群體。形成藝術流派的先決條件,是必須具有一定數量的藝術家和較為豐富多樣的藝術表現手段,因此,藝術流派的出現是藝術發展到一定成熟階段的產物。一種藝術流派的形成與美學觀念、創作方法、藝術風格、藝術表現手法有著不可分割的聯係,從具體情形看大致有以下幾種情況:

第一,自覺結成的藝術社團。是在特定的曆史時期和社會條件下,由一些思想傾向、藝術觀念、作品風格相近的藝術家自覺組織起來而形成的藝術流派。這種藝術流派往往成立了一定的社團性組織,發表共同的藝術主張,並出版一定刊物,組織和培養自己的創作隊伍,有代表性的藝術家和代表作,積極與其他的藝術主張展開論爭。例如19世紀末到20世紀30年代西方現代主義藝術運動中出現的未來主義、達達主義、表現主義、抽象主義等。以達達主義為例,它是1916年至1923年間出現於法國、德國和瑞士的一種藝術流派,它試圖通過廢除傳統的文化和美學形式發現真正的現實。自1919年在巴黎成立了達達團體後,巴黎的文藝雜誌《文學》就成了達達主義者的喉舌。參加這一流派的藝術家有:馬塞爾·杜尚(Marcel Duchamp,1887—1968)、馬克斯·恩斯特(Max Ernst,1891—1976)等。達達主義雖然曾一度引起人們的注意,但終因精神空虛而不能持久。到1921年,巴黎的一些大學生抬著象征“達達”的紙人,把它扔進塞納河“淹死”,以表示對達達主義的憎恨。1923年,達達主義流派的成員舉行最後一次集會後宣告崩潰,它的許多成員隨即轉向,參加到超現實主義的行列。我國現代文學史上第一個純文學社團“文學研究會”也是自覺的藝術流派。它成立於五四新文化運動中,由沈雁冰、鄭振鐸等12人發起,公布了自己的宣言,接辦並革新了《小說月報》,在《時事新報》上創辦了《文學旬刊》,將它們作為機關刊物,還編輯了《文學研究會叢書》,出版叢書近百種。他們主張為人生而藝術,提倡文學創作的現實主義原則,強調文學應表現“人生”、“社會”,為“改造人生”、“喚醒民眾”服務,要著重“描寫黑暗專製”,等等。他們創作了許多嶄新的文學作品,還重視對外國文學的翻譯與介紹工作。這一文藝流派以其嶄新的文學理論與創作實踐,形成了具有廣泛影響的流派運動,對新文學的發展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這種自覺形成的藝術流派,在我國現代文學史上還有創造社、語絲社、新月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