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會見:聆聽古典

雨天讀馬勒——《憶馬勒:回憶錄與書信集》

字體:16+-

雨天不適合聽馬勒。試想想,在雨天,馬勒交響音潮伴隨雨水洶湧而下,不管這雨水是大還是小,熱烈還是陰冷,都會帶給聽者全濕的感覺。讀讀與馬勒有關的文字吧,比如馬勒寫給妻子的信件、評論家寫馬勒的傳記,大可不管外麵**雨霏霏,—何況昨日,到了大雪的日子,外麵的雲飛得很低,似在醞釀一場更盛大的蕭颯和寒冷。在室內,讀一讀這本《憶馬勒:回憶錄與書信集》就溫暖多了。今年開春我去上海聽美國指揮家卡普蘭指揮的馬勒《第二交響曲》,年終我又有幸讀到了這本《憶馬勒:回憶錄與書信集》,在馬勒逝世一百周年的日子,文字帶給了我音樂以外的馬勒。讀一讀百年前阿爾瑪和馬勒在維也納醞釀的情愛(書的第一部阿爾瑪·馬勒:憶馬勒),再讀一讀馬勒寫給阿爾瑪的書信(書的第二部:古斯塔夫·馬勒:致阿爾瑪·馬勒的書信),你想到同為奧地利人的卡夫卡和女友密倫娜了嗎,以及他們之間的情書來往?這就對了。但,阿爾瑪·馬勒和古斯塔夫·馬勒非後二位也首先兩人是夫妻,卡夫卡和密倫娜是戀人關係,你盡可以對阿爾瑪和她的五大情人關係大加撻伐,以致對阿爾瑪在回憶錄中所寫的“馬勒紀實”不無微詞(喜歡馬勒的人肯定偏向馬勒)。其次本書從阿爾瑪角度回憶馬勒,始於他們1901年在維也納的一次邂逅,終於1911年馬勒去世共10年時的夫妻生活,也是馬勒創作最豐沛的時期;馬勒從認識阿爾瑪時起留下日記,將她作為自己的傾述對象雖不能與卡夫卡和密倫娜書信相提並論,亦為音樂家中不可多得的好文字。

書的第一頁是馬勒生前最後一張照片,拍攝於1911年從美國返回歐洲的輪船上,馬勒頭戴禮帽,手持柺杖,腳穿皮靴,身體倚靠在輪船的護欄上。蠟黃的臉,與同樣發黃的天色映襯,先天性心髒病使得這麽一個大天才虛弱不堪,從照片上可以瞧見死亡的陰影。我們想起馬勒交響曲裏描寫死亡的許多篇幅,大女兒瑪麗五歲死於白喉的190年被阿爾瑪描述為“痛苦和恐懼”的一年。與死亡對應的是大自然的生機盎然,一張照片中有美麗的湖畔小屋,寧靜、樸素,與水相依,馬勒有一段時間居住在小屋裏,創作了《第二交響曲》和《第三交響曲》。目錄前一張是馬勒墓碑照片,維也納格林岑公墓,墓碑簡簡單單,隻有他的名字“Gustav Mahler”,鐫刻在大理石頂端。馬勒去世前叮囑家人:“那些來尋找我的人知道我是誰,其他人不需要知道。”卑謙了,但卑謙後麵是一顆隱忍的心。讀完這些照片後開始讀兩篇序,李歐梵先生寫的推薦序《音樂巨人馬勒》,作為一位超級馬勒迷,李先生掌握的馬勒資料非常翔實,從書到唱片到影碟娓娓道來,最後一定要在他鍾愛的紀錄片上落定。本書譯者高中甫先生寫了篇譯序《阿爾瑪·馬勒-韋爾甫和她的〈憶馬勒〉》,十年前他翻譯的一本《古斯塔夫·馬勒 未來的同時代人》曾一度被馬勒迷奉為圭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