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無疆:另一部歐洲思想史

“德國製造”的文化旗手

字體:16+-

20世紀70年代,卡拉揚成為德國音樂的新神,再次錄製的立體聲版《紐倫堡的名歌手》,重新回到老路——德累斯頓版《紐倫堡的名歌手》是立體聲卡拉揚最高成就:技術無懈可擊,整部錄音泛出鋼結構般的青光。這是卡拉揚意義上的“重金屬”——它一再讓我們想到舉世無雙的德國工業,讓我們想到克勞塞維茨的《戰爭論》。音樂結構設計思路精美,讓人想到虎式坦克。

卡拉揚在德意誌民主共和國的德累斯頓錄製的立體聲《紐倫堡的名歌手》強悍而精確。如果要評選一部最能代表德國工業精神的錄音製品,那就是這部。這部錄音文獻讓人不能自已,但不是感動流淚,而是想站起立正行軍禮。卡拉揚的立體聲《紐倫堡的名歌手》是一部傑作,但並未超過富特文格勒在紐倫堡納粹黨代會上的著名演出。音樂被同一種時代精神毒化。技術上,卡拉揚比富特文格勒更加完美。這部歌劇從第一個音符到結尾大合唱,簡直就像加農炮彈出膛一般。

瓦格納同時創作的悲歌劇《特裏斯坦和伊索爾德》與喜歌劇《紐倫堡的名歌手》截然不同。但1951年的《紐倫堡的名歌手》的精神,同樣存在於1952年的《特裏斯坦與伊索爾德》。卡拉揚第二次也是最後一次在拜羅伊特指揮這一曲目。這次錄音最主要的特點之一,就是莫德爾的伊索爾德。如果說弗拉格斯塔德的伊索爾德過於貴族化,而尼爾森的伊索爾德又過於剛烈。那麽,線條清晰、縹緲的莫德爾恰到好處。戰時,莫德爾、蘇特豪斯曾在富特文格勒指揮下,在柏林德意誌歌劇院有一個現場錄音。隻是因為殘缺不全,否則可以說與富特文格勒著名的EMI錄音室版同樣偉大。

這裏麵最重要因素之一就是莫德爾。卡拉揚的演出同樣有莫德爾氣質。這是一種生氣,甚至說生機勃勃的東西,一種外向的健康美滲透其中。歌劇藝術歸根到底是活生生的人聲表演藝術,不同於器樂。從音樂上看,由呼吸情緒限製的活生生的人聲是不可能“完美”的,因為呼吸發音係統不同於木管銅管也不同於於腸線鋼弦。但從戲劇一麵來說,這恰恰是需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