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無疆:另一部歐洲思想史

從拜羅伊特到德累斯頓

字體:16+-

青年赫伯特顯示出驚人的指揮天才,作為托斯卡尼尼崇拜者,朝聖一樣騎著自行車前往拜羅伊特去聽托斯卡尼尼指揮。1951年,中斷六年的拜羅伊特藝術節重新開張。瓦格納兄弟讓兩家相互競爭的唱片公司各自設置麥克風現場製作。

EMI公司的首要目標是《紐倫堡的名歌手》,這部錄音同富特文格勒曆史性的貝多芬《第九交響曲》一起,證明他們大功告成。他們還錄製出版卡拉揚指揮的《女武神》部分。DECCA工程師錄製了克納佩茨布什指揮的那部分。卡拉揚的《紐倫堡的名歌手》,是戰後第一屆拜羅伊特節慶音樂節最為偉大的成就。

許多人更願意把這一地位賦予富特文格勒在同一場合指揮的貝多芬《第九交響曲》。但富特文格勒貝多芬《第九交響曲》其他錄音版本,完全可以分庭抗禮——卡拉揚1951年的《紐倫堡的名歌手》橫空出世、獨占鼇頭,從精神內容上說,把德意誌民族劫後餘生的欣慰、洗心革麵的嚐試、重整旗鼓的精神熔為一爐。

簡單、明快、樂觀,《紐倫堡的名歌手》作為瓦格納唯一喜歌劇,以中世紀德意誌自由城市的自豪感,為德國普通人最愛——這部歌劇充滿喜劇精神,完全沒有瓦格納其他歌劇繁複的象征、離奇的情節、抽象的思考、技術的艱深。納粹統治時期,這部通俗的喜歌劇成為民眾精神的象征。在臭名昭著的納粹黨全國代表大會上,富特文格勒親自指揮過該劇。這部市民喜歌劇成為第三帝國“神劇”。

卡拉揚1951年的演出把這部偉大喜劇拉下了神壇,重新成為市民階級自由精神的瑰寶。這種精神在60年後仍然使我們熱血沸騰——但當年讓德國人慷慨赴死的“莊嚴感”被清除了。

把德國音樂的崛起歸於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印刷術的進步和德語《聖經》出版是不準確的。德國音樂藝術起源更早一些,更少宗教氣息。中世紀遊吟詩人是德國音樂強烈的世俗因素。在巴赫出生地埃森納赫附近的瓦特堡,是13世紀吟遊詩人“歌手之爭”的故地。這是瓦格納《湯豪舍》靈感來源,更是《紐倫堡的名歌手》的精神實質。《紐倫堡的名歌手》的英雄,是歌手漢斯·薩克斯、一個鞋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