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秘激情:唱出來的愛恨情仇

京劇VS西洋歌劇

字體:16+-

外國遊客到中國,尤其是到北京,京劇是不可或缺的觀賞項目。奧運期間,與京劇相關的圖像鋪天蓋地,幾乎可以跟長城及大熊貓比肩,甚至連地鐵站及公交車上都貼著大幅的花旦照片,仔細一瞧,不是演出廣告,而是某電信服務的廣告。從表麵看,眼下京劇非常熱。

但,表麵現象未必可靠。老外果真以熱愛長城和大熊貓的勁頭來迷戀京劇嗎?我的結論是:非也。隻需舉一個例子:舉世稱道的北京奧運開幕式在美國轉播時,那個京劇節目被刪得無影無蹤,不僅如此,而且殃及池魚,京劇之後那個節目,開場是一段昆曲,也被剔除了。當然,那是因為延時至黃金時段播放才出現這般腰斬。你說,老美電視人若覺得冗長,那後麵的運動員進場冗長得多,壓縮一下完全不礙事。可偏不,他們要刪京劇(估計他們分不清京劇和昆曲,國內觀眾也未必分得清)。想想1992年巴塞羅那奧運開幕式,西班牙也捧出一群國寶級歌劇明星,像咱們春晚似的大聯唱,每人唱兩三句,但美國轉播卻保留如初。

誠然,操控電視剪輯大權者不能代表全體美國人,更不能代表整個西方世界,但這個小細節頗值得引發我們思考京劇在全球文化中的地位。有一位曾經負責對外宣傳的高官表示,“京劇”不應該英譯成“Peking Opera”,而應該音譯為“Jingju”。“為什麽日本歌舞伎不叫做‘Tokyo Opera’,而叫做‘Kabuki’?”我對歌舞伎的了解僅限於看過很少幾場實況演出,但就視野所及,京劇的確跟西洋歌劇更為接近,要比歌舞伎更發達。當然,“發達”乃是對趨勢的判斷,與文化價值無關。換種說法,歌舞伎更儀式化,而京劇和西洋歌劇更有戲劇性,更符合現代審美習慣。

老外愛京劇嗎?

隨著陳凱歌影片《梅蘭芳》的熱映,京劇的前塵往事又被翻了出來,尤其是梅蘭芳訪美演出乃影片的**之一,自然引發東風西漸的話題。當初美國人究竟是怎麽看待梅大師的?他們為什麽喜歡他的表演?他們真的能欣賞他的精妙嗎?我沒條件研究20世紀30年代美國媒體和觀眾的反應,但80年代我因為從事對外文化交流,有相當多的機會跟西方人一起觀賞中國的戲曲,積累了寶貴的現場感受,大概要比純粹的紙上談兵更真切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