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秘激情:唱出來的愛恨情仇

盤根錯節的西方三大魔幻巨作——評《尼伯龍根的指環》、《魔戒》和《星球大戰》

字體:16+-

2005年10月底,北京國際音樂節上演了瓦格納歌劇《尼伯龍根的指環》。這是該四聯樂劇首次在中國舞台亮相,是我國音樂文化史上值得書寫的一筆,因為這部總長度約15小時的德國歌劇在世界音樂史上占據著裏程碑的位置,甚至被很多人視為歌劇藝術的巔峰之作。

我國觀眾通過紐倫堡歌劇院的來華表演,首次跟該劇進行親密接觸,但對於廣大電影愛好者及西方魔幻文學的讀者,該劇可能會令人產生似曾相識之感,那是因為,有兩部傳播極為廣泛的魔幻巨作已經將該劇的主題、意象,甚至音樂手法,嵌入了人們的意識或潛意識。

橫看成嶺側成峰

《尼伯龍根的指環》、《魔戒》(為避免混淆,本文不采用中國內地標準譯名《指環王》),和《星球大戰》(簡稱《星戰》)從最表麵的層次看便有著諸多相似之處。首先是長度:《指環》以索爾蒂錄音版計算,四部共14小時40分鍾,現場演出因有中場休息,需再加上四五個小時;《魔戒》三部曲的電影版共9小時18分鍾,加長版為11小時22分鍾,這還沒算上後來拍攝的“前傳”《霍比特人》;《星戰》六部共13小時14分鍾。文學和電影中固然有集數更多也更長的作品,但多半是因為第一部走紅才追加的,而這三部作品均是從一開始便構思成多集長篇的浩瀚格局,其中《星戰》的原始計劃為九部。從故事順序看,《指環》的劇本和《星戰》均是從後往前創作的。

其次,三位創作者為了他們的作品,均對“工具”做了史無前例的創新:理查德·瓦格納(1813—1883)專門建造了拜羅伊特劇院,J.R.R.托爾金(1892—1973)發明了獨樹一幟的精靈語言,喬治·盧卡斯(1944—)成立了名叫“工業光魔”的特效公司,並創建了視聽標準THX。我們甚至有理由相信存在著“本末倒置”的可能性,即《魔戒》和《星戰》是為了發明語言和電影特效所采用的手段。三人在創作中處於不受外界幹擾、藝術獨立的狀態,因此他們的藝術夢想應該說得到了完美的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