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秘激情:唱出來的愛恨情仇

畫內畫外的音樂世界

字體:16+-

我喜歡電影,也酷愛音樂,但我不是一個理想的電影音樂聆聽者。大多數的電影配樂我壓根“聽不見”,準確地說是“聽而不聞”。換成文縐縐的話,我把電影音樂當作電影的有機組成部分,在看電影的時候不加區分,因此,當配樂處於稱職狀態,我不太關注音樂的成績。隻有音樂特別突出或者特別失敗時,才會讓我側耳。在影片放映的時間緯度裏,作為接受人的我,以全盤接收的心態,將自己全身心融入影片的視聽世界中。極少數情況下反複觀看同一部影片,才會著重留意影片的某個元素,比如鏡頭的調度,比如配樂。

電影觀眾中不乏同時是影迷和樂迷者,其中也不乏有能力一耳朵辨識電影音樂的,比如那些一下聽出《讓子彈飛》裏有《太陽照常升起》音符的。但能長期關注電影音樂並且將之當作一門獨特藝術來探究,這方麵的人在西方也並不多,在華人世界更是鳳毛麟角。對於電影音樂,你可以從電影入手,也可以把音樂當作切入點。雖說電影是綜合藝術,但側重的顯然是畫麵。我們聽說過從美工和攝影轉行當導演的,西方有不少從編劇或舞台劇跨越過去的,但鮮有音樂人改行過去的。高曉鬆拍過幾部影片,但影響甚微;周傑倫導演並主演的影片《不能說的秘密》,是為數不多的音樂人利用自己特長拍攝並取得不錯成績的案例,但他參與其他影片時,都隻是一個有音樂背景的演員,對影片的配樂並沒有產生實質性的影響。

除了音樂片或以音樂家為題材的傳記片,多數故事片中的配樂係陪襯畫麵的配角,因此,它的地位無法跟畫麵、人物、劇情、台詞分庭抗禮。華語影片對配樂有著敷衍潦草的傳統,直到近年才有所改觀,而成龍的《紅番區》引進美國時,當地片商就花了100萬美元重新配樂。有觀點認為,人各有專長,導演不可能什麽都懂,請一個音樂高手不就萬事大吉了?在我看來,這話隻說對一半。誠然,一般導演不可能像卓別林那樣將編劇、導演、主演、配樂大包大攬,更不可能譜寫出我心目中好萊塢曆史上最動聽的電影歌曲《微笑》(卓別林為《摩登時代》譜的曲,歌詞為後人所加),但他必須懂音樂。所謂“懂”,不是指上過音樂學院,也並不是指識譜與否,而是對音樂有一種特殊的敏感,尤其是將音樂視覺化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