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美軍事戰略同盟關係的形成與發展:1919—1945

四、國際形勢的惡化與和平計劃的夭折

字體:16+-

1938年,希特勒決心在國內排除他在國外采取行動以開拓“生存空間”的幾個障礙。2月4日,希特勒宣布陸軍元帥、戰爭部長和武裝部隊總司令瓦爾納·馮·勃洛姆貝格(Werner Eduard Fritz von Blomberg)辭職,而由他本人擔任武裝部隊總司令;同時陸軍總司令瓦爾納·馮·弗立契(Werner Freiherr von Fritsch)也被免職,接替他的是瓦爾特·馮·勃勞希契(Walter von Brauchitsch)將軍。第二天,原駐英大使約希阿姆·馮·裏賓特洛甫(Joachim von Ribbentrop)接替康斯坦丁·馮·牛賴特成為外交部長,而經濟部長亞爾馬·沙赫特則在1937年12月就被迫辭職。[94]美國政府對德國的這些變化感到擔憂,認為德國“穩健派”的失勢,表明了德國政府正在向“更加激進的方向發展的趨勢”[95]。在這種情況下,如果羅斯福仍然提出和平倡議,那麽這種做法就如美國駐法大使、羅斯福的密友威廉·C·布利特在給羅斯福的信中所說:“盡管這樣一個〔討論國際法的〕會議能夠被美國公眾輿論所接受,但是對世界的其他地區來說卻是一種逃避現實的行動。這看起來就像是在艾爾·卡彭(按指芝加哥的大匪徒)橫行不法囂張之時,你卻在華盛頓召開全國心理分析家會議,研究犯罪的心理原因。”[96]因此當2月9日林賽再次向韋爾斯問起美國擬議中的倡議時,韋爾斯回答說:“由於近來在德國出現了嚴重的局勢,總統已經再次拖延了對他的計劃采取行動,並認為在形勢進一步明朗化之前,貿然前進是不明智的。但是總統要求英國政府了解,在相對來說最近的將來,他打算繼續進行他的計劃並將就此事進一步與英國政府聯係。”[97]

但是,隨後歐洲發生的一係列事件的確使“形勢進一步明朗化”了:2月12日希特勒會見奧地利總理庫特·馮·許士尼格(Kurt von Schuschnigg)並提出一係列有損奧地利主權的要求,以此為標誌,希特勒開始了兼並奧地利的行動;[98]2月20日,英國外交大臣艾登由於和張伯倫在與美國合作以及承認意大利吞並埃塞俄比亞等問題上的意見分歧而辭職,標誌著英國將繼續沿著綏靖意大利和德國的外交方向走下去;[99]而在此之前,英國與德國的會談已在進行。於是,韋爾斯在3月7日與林賽的會談中說明:“美國政府希望英國政府在其努力為歐洲的政治綏靖尋求一種堅固的基礎方麵獲得完全的成功”,但是“美國政府不打算以任何方式參與解決歐洲的政治綏靖問題”,至於羅斯福的和平計劃,仍將被繼續擱置。[100]3月12日,希特勒和他的軍隊兵不血刃開進了奧地利;3月13日,納粹德國宣布奧地利為德國的一個省,正式完成了對奧地利的吞並。在這種情況下,正如韋爾斯後來所說:“要想采取體現了總統倡議中的那些建設性和預防性的補救措施,已經是機不可失,時不再來了。”[101]因此,3月13日,羅斯福在給英國政府的電報中說,他的計劃已經無限期地推遲,實行這一計劃的時機“將不會再出現了”[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