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1895年12月28日法國盧米埃爾兄弟公開放映《火車進站》等短片,宣告世界電影誕生。但是在電影問世之後相當長的一段時期內,電影一直僅僅被當作一種雜耍的玩意兒、一種用以紀錄現實生活和舞台演出的工具,不具有藝術特性和相關理論。
直到20世紀20年代前後,才出現了學界普遍認可的電影理論。1916年,德國心理學家雨果·閔斯特堡出版《電影:一次心理學研究》,首先從心理學和對比電影與戲劇、攝影等角度出發來論證電影是一門獨立的藝術;1924年,匈牙利電影理論家貝拉·巴拉茲出版《可見的人類:論電影文化》,提出電影不僅僅是一門獨立的藝術,而且已經形成一種新的文化。此後,還有首先從係統研究電影視覺表現手段出發論證《電影作為藝術》(1932)的魯道夫·阿恩海姆等一批早期理論家的辛勤嚐試和理性開拓,才使得電影慢慢從純粹簡陋的實踐升華到了藝術理論的高度。
如果說前麵提到的早期電影理論多是從既定的傳統藝術理論和借鑒其他學科理論出發,大多或滯留於電影本體的淺層思考和製作感受,或糾纏於為電影確立藝術地位的局限領域,而沒有真正觸及電影藝術內核和影像特性的話,那麽接下來所要介紹的先鋒派電影理論、蒙太奇電影理論、紀實電影理論和作家電影理論等電影理論,則會逐漸地推進這個課題,不斷地深入電影本質的探討和理論的摸索。這些也就是經典電影理論的重要組成部分。
(一)先鋒派電影理論
20世紀20年代到30年代,在現代主義文藝思潮的影響下,以法國和德國為中心,掀起了包括瑞典、西班牙等西歐國家在內的,一場拒絕電影商業化性質和探索真正電影化表現形態的電影運動,即世界電影史上著名的先鋒派電影運動,或稱實驗電影、詩意電影或獨立電影。事實上,先鋒派電影運動並不是一個統一的流派,而是包括了“純電影”“達達主義電影”“超現實主義電影”等不同的分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