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剧本创作教程(第4版)

第三节 影视剧本的文体构造

字体:16+-

这一节中,我们讨论影视剧本文体在结构形式上的特点,即章法特征。具体说,就是镜头(场面、段落)与蒙太奇的体现和设计。

较规范的影视剧本,其结构形式大都以场面为叙述单元,通过蒙太奇方式联结成篇;每一个场面,又由一个或数个镜头组成,而镜头与镜头之间,也是通过蒙太奇联络。我们看日本影片《啊,无声的朋友》剧本中一段行文:

黑暗的旷野(昭和十九年)

货物列车在远方行驶。

火车头的前灯和最后的乘务员室的尾灯像幻影般移动着。

黑暗的旷野中的其他地点

货物列车在黑暗中继续奔驰。

火车头

火车头在尖锐的汽笛声中转向这边。

前灯的刺目的光芒。

火车在轰隆轰隆的车轮声中掠过画面。

绵延不绝的黑色货物列车的车皮。

货物列车中的一辆

黑色油漆已经剥蚀的车身。

满洲铁路的标志和车号的数目字在星光下隐约泛出白色。

车厢内更加黑暗。

为了调换空气,车门微开着。

单调的车轮声。

尖锐短促的汽笛声。

(画外音):对在苏联国境线上担任警备的第四军所属的第一师团的各部队下动员令是在昭和十九年八月二十日……这是战败前一年的事……限定九月底在上海集中……拥塞在货车里的士兵们不用说是不知道开往哪里去的。

又是短促尖锐的汽笛声。

融化在黑暗中的黑色的车皮。

单调的车轮声。

仿佛象征着那些拥塞在货车里的、不知道开往哪里去的士兵们的不安心情一样,车轮声不停地响着。

货物列车内

松本军曹在黑暗中点名的声音。

重复着其他分队长点名的声音。

……

在这段剧本文字里,每一数字标号下,是一个场面单元。而每一个场面单元内,又分别由一个或数个镜头组成;同时可以看出:无论作为叙述单元的场面还是构成场面的镜头,又都通过蒙太奇的方式,联结成既定结构或曰形成既定“话语”。所以,掌握影视剧本的结构形式,必须从镜头(场面)与蒙太奇入手。

有人认为,镜头与蒙太奇之类是导演掌握的事,编剧可以不管。这种看法是完全错误的。影视创作是一个完整的不可分割的系统工程,根本不存在完全独立的创作阶段。镜头、蒙太奇是影视创作的不可或缺的特定表现手段,无论编剧、导演、剪辑师,他们虽分头工作(很多时候,也有其中两者,甚至三者集于一身的),但其创作却是相辅相成,可谓“和则俱荣,分则两伤”。故,苏联的普多夫金道:“蒙太奇是电影艺术家所掌握的最重要的造成效果的方法之一,因而也是编剧所掌握的最重要的造成效果的方法之一。”[10]他只讲了蒙太奇,其实对于镜头特点、功能及表现类型的把握,对编剧同样如此。

下面,我们分别介绍与镜头和蒙太奇有关的一些技术、手法方面的基本知识(因场面与场面之间的转换,也是通过镜头的衔接来实现,所以此处不单论场面与蒙太奇的关系。场面内部的艺术处理,另有专章论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