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剧本创作教程(第4版)

第七章 “表现”(四) 结构布局(下)

字体:16+-

“作家力图铺设一座桥,把读者引到他的小说所虚构的世界。在这个时候,作家首先关心的不是桥美不美,而是桥稳不稳。装饰是第二位的。一开始,作家唯一应该关心的是读者能否顺利通过,而桥不塌。”[1]西班牙作家德利维斯的这段话,确实应为我们把握结构体、使之具体展现时的座右铭。因为无论怎样精美的影视结构,一旦经不住观众信任感(真实感)的考验,就必定是毫无价值的结构。

结构体对戏剧核的扩展,主要体现在时间与空间的设计安排上。完全可以这么说——影视的结构艺术就是时间与空间展开、呈示的艺术。

影视剧是反映生活的。而大千世界均在既定的时间与空间的涵盖包容之中。恩格斯论此道:“一切存在的基本形式是空间和时间。时间以外的存在和空间以外的存在,同样是非常荒诞的事情。”[2]这确是真理,可以说是任何影视剧结构艺术的“自然基础”。

但是,这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另一面则是:现实生活固然均按既定的自然的时空规范进展,而观众通过观赏影视剧作所要知道、所要欣赏的生活内容却绝不能是客观时空原封不动的照搬。因此,影视结构必须在时间与空间上闪展腾挪、大做文章,才能产生艺术魅力,才能满足现代观众对影视剧作越来越高、越来越严格的审美要求。

下面,我们将这总体的时空设计,具体化为影视结构过程中的几个步骤,分别加以讨论。这几个步骤,按大多数剧作者一般的构思过程,依次为:时空角度、时空含量、时空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