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視劇本創作教程(第4版)

二、錯位式“怪誕”

字體:16+-

以錯位的方式呈現的怪誕,因能打破人們習以為常的物理秩序與心理秩序,於是,在別開生麵中,使人發現因久陷其中混沌不覺、而實際上大謬不然的生活本質。

“錯位”,其實是普遍存在的社會生活現象,隻不過人們囿於其中難能覺悟而已,所謂“不識廬山真麵目,隻緣身在此山中”。而一旦撥開罩眼迷霧,突然發現生活中本來存在的諸多荒謬、離奇現象,自然大吃一驚,進而有所思考。

在這個意義上說,文藝作品雖然品類不同,都不乏對現實生活中的錯位現象作不同角度與程度的藝術反映。比如魯迅的《聰明人與傻子》中寫“聰明人”與“傻子”的錯位;蒲鬆齡《聊齋誌異》中人與狐的錯位;莎士比亞《李爾王》中真與偽的錯位;《阿凡提故事》中主與奴的錯位等。這種錯位體現,基本根據社會生活固有原貌稍加點化,並無明顯的作者編排,是對生活本身真實麵目的焦點透視、藝術反映。

而在此處所說的錯位,則特指通過作者有意為之的“人為錯位”編排,來改變生活表層秩序、以深層麵地表現其本質的藝術手法。

大多作品中,常以“時空錯位”及“人事錯位”形成怪誕。

時空錯位:

即指故意打亂時空秩序,借以生成怪誕品格的方法。

比如陳村的《一天》:

青年張三,早晨渾渾噩噩地睜開眼睛,被告知今天是接父親的班、第一天到工廠報到的日子。他懶懶散散地起了床、迷迷糊糊地吃過母親為他準備好的早飯,又帶了午飯,麻麻木木地向工廠走去……到了車間,他便成了一名老練的衝床工。他恍恍惚惚地明白自己工作以及生存的意義與價值:衝出女孩用的頭發卡子,女孩們就會花錢來買,工廠就可以賺錢,工廠賺了錢,就可以發給自己工資,自己有了工資,就可以買點小菜吃吃,晚上回家後,就可以安安穩穩地睡覺……邊想邊幹時,突然機床停了——他身邊一個小夥子告訴他:到中午了,該吃飯、休息了,並說自己是他的徒弟。張三一驚,猛地也覺出自己確乎已經是中年人。他於是順其自然地在徒弟的服侍下,吃飯、休息。下午,他繼續重複著千篇一律的機械動作,頭腦中仍然停止在極簡單、極平淡的生物般思維間……不知不覺中,車間都靜了下來:下班時間到了。他茫茫然站起身,麵對著滿臉帶笑的車間主任。主任招呼幾個青年工人,將他架上一輛卡車的司機室內。眾人隨之上了車廂。卡車一路開出,車廂內鑼鼓聲聲。到了張三的家門前,眾人將他攙下車來。他抬頭,看見自己的家門上掛著一塊匾,上麵紅字大書:“光榮退休”。他承認自己老了,被徒弟們扶進家門,一個小夥子迎上前叫:“爸爸!”兒媳婦為張三打來水、端上飯。他老態龍鍾地享受著,同時又有一點點淒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