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視劇本創作教程(第4版)

二、近年中國“現實主義電影”理性審視

字體:16+-

以上述理性概括與曆史回顧為尺度,當前中國的現實主義電影究竟如何?

實事求是地說,盡管近年的中國影壇已經漸成幾位“大腕”、“名導”追逐票房與聲名(不全否定)的“皇家苑囿”或“私人沙龍”,但還是有“圈內的堅持者”與“圈外的邊緣人”力圖秉承現實的精神,耕作時代的土地。也就是說,在商業與娛樂大片橫行稱霸的當代中國影壇,也還有著具有現實主義表征的影片,甚至為數並不很少。應該說,所有這些努力,其情可嘉,其心可憫。

但就有一個問題了:為什麽這些為數並不很少的“現實主義電影”卻在“少少許”的商業娛樂片麵前潰不成軍?除了後者有無可比擬的資金、甚囂塵上的宣傳與“個人聲名”優勢外,有沒有別的乃至更重要的原因?!有必要對近年的“現實主義電影”做一番審視了。如何評判一部當代影片是否“現實主義”之屬,考察時要有兩個基準:首先,當代中國的“現實”是什麽?其次,具體影片對這個現實的反映如何?前者為前提,後者為尺度。

當代中國社會是怎樣的現實狀態?人民大眾的生存與生活有什麽症結?當前國民最關心的問題有哪些?處於曆史性轉折時期的時代征候如何?目前牽動國家中樞神經的最主要的物質層麵與精神層麵的存在是什麽?當前民眾最感興趣與最不感興趣的是什麽?最滿意與最不滿意的是什麽?……國家各方麵與層麵的體製改革問題,社會經濟與文化兩極分化、嚴重失衡問題,對城鄉差異與隔離所應有的曆史反省與現實把握問題,對當前社會邊緣人群、城市弱勢群體與中國農民狀態的人文關注問題,以及腐敗現象、法製建設、自然環境、不安因素,等等,所有這些,構成了當代社會生活的整體狀態。

我們當然不能要求作為文化產業的電影“鐵肩擔道義”,電影畢竟不能替代政治,但若隻是局限在“自娛自樂”中“妙手著文章”,電影表現的對象一味地狹窄化乃至杜撰化,電影製作一味地在手段與技巧層麵下功夫,而與廣大觀眾所處身其中的實際的社會生活相隔離、相回避,甚至相悖反,無論如何是令人遺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