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 “正劇”的產生與理論定名
要闡述“正劇”的產生與理論定名過程,勢必從“悲喜劇”的產生與理論定名開始。
如今有不少學術著作專論“悲喜劇”,並將它與“正劇”視為不同內涵或不同階段的兩個概念,其實,從編劇創作角度而言,大不必弄此玄虛——因為兩者在實質上並無區別,不過是在戲劇理論發展不同時期的“提法”有異罷了。自從亞裏士多德為悲劇與喜劇限定了不同的審美對象與審美快感,在相當長的時期內,悲劇與喜劇就在人們眼中成為涇渭分明的戲劇樣式,任何將兩者摻和的企圖都遭到亞裏士多德的崇拜者的猛烈攻擊。
偉大的文藝複興點燃了利用古羅馬文化來發展新文化的再生之火,目的是恢複被中世紀神學所淹沒的以人為中心的古典文化的世俗性和科學性。“文藝複興”這一術語本身就意味著對古典文化的繼承與批判。當文藝複興在意大利興起時,人文主義者內部在對待古典文化的態度上,形成了保守與改革兩個對立的派別。關於悲喜兩種因素可否混合,保守派奉亞裏士多德的理論為不可逾越的經典,固守悲劇與喜劇的疆界,強調“悲劇中的一切喜劇因素都是缺點,喜劇中的一切悲劇因素都不合時宜”。而改革派則主張根據時代、風俗和民族的不同需要對古典理論加以發展。
改革派的代表可推巴蒂薩·瓜裏尼(1538年至1612年),他所創作的《孤獨的牧羊人》一劇,首先從實踐上打破了“悲劇與喜劇絕對不可融合”的經典約束,這部戲寫於1581年前後,1585年開始以手抄本形式流傳,1589年在威尼斯正式出版。它表現的是一個年輕的牧羊人以忠誠的愛情終於打動一個出身高貴,但並不很忠誠的美麗少女心靈的愛情故事。劇作以巧妙的愛情結構、眾多的單純性格和大起大落的故事情節,給觀眾不時帶來憂傷與歡樂的情緒變換,使習慣了傳統的悲劇和喜劇的觀眾或耳目一新、或無法忍受。於是,在它還以手抄本形式流傳於朋友中時,就形成了兩種尖銳對立的意見。而等它正式出版後,便成為當時最受注目的作品,很快風靡歐洲大陸,在英國、法國、日耳曼、波蘭和瑞典等國廣泛流傳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