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視劇本創作教程(第4版)

二、想象類型

字體:16+-

(一)再造想象與創造想象

根據想象的獨立性、新穎性和創造性的不同,可以把想象分為再造想象與創造想象。

1.再造想象

再造想象是指根據既定條件與指向在頭腦中所進行的想象。

根據語言文字的描述或圖樣的示意,在頭腦中形成相應的新表象的過程,就是再造想象。例如我們看了古華《爬滿青藤的木屋》這篇小說,因著其中的文字描述,在頭腦中便自然出現與其描述相應卻又是我們自己心目中的王木通、盤青青、一把手等人的形象。這些人物形象我們從未感知過,他們不是靠回憶產生出來的,又不是完全憑獨立想象創造出來的——這便是再造想象的體現了。再造想象在文學欣賞中起著不可或缺的作用,同樣,它在文學藝術的創作過程中也作用很大:比如根據各種曆史題材與其他文學門類的小說、戲劇、散文等所創作的電影、電視劇等均屬於以再造想象為主的藝術創作。

既然再造想象是根據一定的再造條件而在頭腦中所展開的想象,那麽要想獲得良好效果,想象者就必須注意對再造條件的把握。

無論是欣賞文學作品,還是對文學作品進行品類的改造,首先要明確了解、確切把握藝術作品既定的語言含義。例如京劇表演藝術家梅蘭芳在《談杜麗娘》一文中寫道:他開始學演《牡丹亭》時,隻是覺得戲裏的曲子好聽、身段好看,而對湯顯祖所寫的那些唱詞與賓白,則限於文化水平,尚不能全部理解。於是他請人逐字逐句為自己講解,自己也反複玩味,才漸漸能夠領會。這時再上場演出,就大不一樣了!這個例子說明:你要再造形象,就必須對既定條件有準確的把握,否則難免要走形、變態,甚至“畫虎不成反類犬”,為人所笑。

在影視劇的創編過程中經常要用到再造想象——因為影視劇要反映的生活是多方麵的,而編劇不可能對所要反映的生活事事處處都有所經曆。因此,對某些場麵的形象體現、某類人物的舉止特征、某個情節的具體過程,必須利用自己已有的經驗、既定的積累以及有關的他人介紹、說明,來作一番再造想象的工作,才能使具體物相活躍出來。例如聽到一個人在橋上投水自殺的傳聞,作家心目中自然就會呈現出一幅畫麵:自殺前那人如何痛苦、徘徊,跳入水中那一刹那的神色姿態、入水後的掙紮、水麵的波瀾起伏,以及後來人們的圍觀、評論、感歎、猜疑等等。這種在既定情況介紹後對現場情景的想象,便屬於再造想象。而且這一係列想象既符合此次事件的大體過程,又明顯體現出想象者過去見到過的生活景象的自然移接。編劇人員的這種再造想象對影視劇的發現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因為它是發現生活的一條重要渠道。缺乏這種能力,隻在道聽途說中粗略聽到一些生活中有趣味或有特殊意義的事件、人物、情景,卻不善於在頭腦中展開豐富、深入的再造想象,使它們“活化”出來,隻用抽象的概念在筆記本上記住“發生了一件悲慘的不該發生的自殺事件”或“這是一個性格古怪的農民”之類,是無濟於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