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中的生死課

還有什麽能激起我對生活的熱情?

字體:16+-

(匿名)

在看《死亡詩社》之前,我從未想過自己在十二年的應試教育中失去了什麽。考上大學,也隻是覺得自己為之奮鬥十八年的目標沒有了,對未來隻是迷茫。然而在看到尼爾自殺的那一瞬間,我才突然意識到我已經失去了夢想。小時候,總是想著自己大了要做什麽,那時的自己對未來有無限的期待。然而在成長的過程中,無論是家長還是老師,甚至是周圍的同學,全都說著“考一個好大學”。這些話像在催眠,將我的夢慢慢磨平,隻剩下高考這一個目標。高考之後還有什麽能激起我對生活的熱情?

看過《死亡詩社》,我覺得基丁老師的教育方式無論是在電影中的那個年代,還是在現代中國,都是被需要的。每一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而那種死板的應試教育就像工廠裏的生產流水線一樣,將獨一無二的東西變得一樣。一個人失去了獨有的特點,那還是自己嗎?在電影中,基丁老師帶領同學們找到真正的詩歌,也找回自我,突破自我。尼爾的死是值得惋惜的,但那隻是多重矛盾激化下的偶然結果。人不能因為可能出現的結果就放棄對未來的嚐試,因此我們不能因為尼爾的死就對基丁老師的教育方式持否定態度。而現代中國,雖說大學的教育是想培育全方位發展的學生,但已經失去的東西又怎麽找得回來?記得第一次上這門課時,有同學在《死亡離我有多遠》中寫道“我已經死了,我已經被中國教育殺死了”。當時看見這句話時,隻覺得驚訝,而現在我突然意識到我也是犧牲品,一個被中國教育殺死的人。不敢在課堂上講話,遇到問題不願思考,缺乏想法……這些都是讓我害怕卻又不知如何解決的問題。

【陸曉婭說】我們人生命中有一個很重要的東西,叫作“自主性”——也就是作為一個人,我們希望擁有主動思考、學習、探索、抉擇和行動的能力,從而感覺到自己是自己人生的主人,是自己生命之歌的作者。一個自主性比較強的人,會有明確的目標,有為了實現目標而行動的能力,即便沒有外在的壓力,也會自發地去行動。非常有意思的是,在《學會提問》這本書中,作者列出的批判性思考的人所擁有的主要價值觀中,第一條就是“自主性”[9],可見自主性對我們一生的生命質量有著怎樣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