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中的生死課

健康的個體與健康的團體

字體:16+-

如果說,越沒有歸屬感,越沒有自我認同,越感覺到被不公平對待的人,就越容易被操控的話;如果說,青春年少也是最容易被裹挾被利用的年齡,那麽我們必須思考,作為個人,我們如何才能避免被卷入非理性的“浪潮”,才能不成為極權主義作惡的幫凶。

一位同學研究了“浪潮”中不同的人物,她發現,同樣的環境,每個人身上不同的特質導致了不同的選擇。卡羅在整個活動以及生活裏都是一個有著自己的判斷和選擇的人,盡管最開始她同意了文格爾的觀點和措施,但當她發現不對勁的苗頭時,勇敢地站出來進行了阻止,說明她是一個自信、能動性很強的人。“我想在生活中保持著判斷力和選擇力是很重要的,萬一我們不幸判斷錯了,也至少要有馬科爾那樣的覺悟,發現不對勁馬上停下來,至少給自己一個反思的空隙,不要被社會壓力衝昏頭腦,不然就可能像蒂姆那樣被‘燃成灰燼’。”

趙婧同學則認為,隻有當個體感知到了自我存在的價值,才能夠產生出自由的思想,找出自己的人生方向。否則,所有的力量都會被用來尋找社會依附,迷茫慌張。

我覺得他們說到了點子上,也說到了中國文化與中國教育的痛處:當我們不能把孩子當作獨立的個體來尊重,當我們不能給孩子探索世界、表達自我的機會,當我們以學習成績作為衡量孩子的唯一標準,當我們習慣於把現成的結論灌輸給孩子,將孩子的腦袋當作知識的存儲罐而不是思考的發動機時,自尊與自信便難以生長,獨立思考的能力也難以提升,“迷茫慌張”,“尋找依附”,便會長久地徘徊不去。

隻有在家庭生活中,在學校教育中,父母、老師這些“重要他人”,能給予孩子無條件的積極關注,幫助孩子建立積極健康的自我認同,才會讓一個人減少去尋找“替代品”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