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和學生一起通過電影中的細節,去整理圭多的特質,以及他是怎樣應對集中營的絕境時,我們發現,每個人說到的也許是自己最珍視的,也許是自己最渴望擁有的。我們對電影的反應,何嚐不是我們內心的投射啊!
把這些細節放到“抗逆力”的框架中,我們就可以看到,讓圭多能夠成為集中營真正“贏家”的那些因素是什麽。
抗逆力(resilience),也有人譯為“複原力”或“心理彈性”,原意是彈性、彈力的意思,即某物質能在彎曲、伸展或收縮後恢複原先的形狀或位置的物體的性能。引申到心理學上,就是指一個人在處於困難、挫折、失敗等逆境時的心理協調和適應能力,即一個人遭受挫折後,能夠忍受和擺脫挫折的打擊,在逆境中保持健康、正常的心理和行為能力。更為學術化的說法是:抗逆力作為優勢視角[3]的理論內核,是當個人麵對逆境時能夠理性地做出建設性、正向的選擇和處理方法。抗逆力是個人的一種資源和資產,能夠引領個人在身處惡劣環境下懂得如何處理不利的條件,從而產生正麵的結果。同時抗逆力也是一個過程,可以通過學習而獲得並且不斷增強。抗逆力高的人能夠以健康的態度去麵對逆境。[4]
忘記我是什麽時候知道“抗逆力”這個概念了,隻知道20世紀末的某一天,我在香港買到一本叫作《生命軌跡》的書,作者區祥江是香港著名的青少年服務機構“突破”的心理輔導總監。在這本書裏,作者引述了弗雷德裏克·弗拉施德(Frederic Flashd)“抗逆力十二因素”[5],我讀到後才感到“抗逆力”是一個真正有幫助的概念——當抽象的概念具體化時,也就提供了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著力點。這十二條是:
1.健康的自我形象。
2.有獨立思想和行動的能力,但又不怕向人求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