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讓我們先離開一下薇薇安。因為今天,2015年12月12日,我寫作的這個當下,一個年輕人被執行了死刑。他叫林森浩,兩年前,身為複旦大學醫學院研究生的他,因為瑣事對同學黃洋產生不滿,將劇毒化合物注入飲水機,導致黃洋中毒身亡。兩個原本很有前途的年輕人,死在了不該死的年齡。
為什麽我要提起此事?因為兩年前,在我開啟這堂課之前,收到了一封助教老師的郵件。郵件中說:
今天遇到一個讓人鬱悶的事情,不是完全不能理解,但不知道該怎麽做。
今天下午上形勢與政策課,大一的學生,領導安排了前麵一小段的時間讓他們做一周新聞綜述,算作平時成績。學生們整理的新聞倒是很及時,昨晚的新聞今天就整理了出來,比如師大一些社團組織了同學在操場給雅安祈福,他們今天也提到了。
雖然PPT製作略顯粗糙,對著PPT照著念,念得不是很流利,但其實如果隻是這樣,也不妨礙什麽。
主要是,他們在談論的是地震和投毒事件呀,上麵念PPT的同學是帶著笑磕磕絆絆地念的,念得不通順的時候下麵就會哄笑。我立即批評了大家,說本應很沉重的事情,怎麽可以以娛樂的心態來對待?可是事情沒有結束,上麵念PPT的同學,在念到黃洋的事情的時候,在某天“就死掉了”,聲音突然變尖,就像是平時某人很開心地說我吃得太飽快要死掉了那種狀態,而且就是在此時,好像是因為念錯了什麽,大家又開始哄笑。其實她的PPT的結尾一句是“悲哀的是以娛樂的心態來對待悲劇”,是對網上微博調侃“感謝舍友不殺之恩”的評價。
換了另兩個同學,又發生了類似的事情,半個小時我批評了四次,質問他們的心態。一個同學回應我,不是娛樂,隻是不想用悲傷的心態來生活,可這明顯不是關鍵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