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名人一起读书

读书要坚持不懈

字体:16+-

陆天明从“文革”时期开始搞文学,有两本书对他影响巨大。至今他的作品中的某些片段思想,仍然受这两本书的影响。

他说:“有两本小说对我影响很大。一是车尔尼雪夫斯基的《怎么办》,我们那个时代,苏俄文学对我们影响很大,就是一种民粹主义的思想,绝对地为了老百姓,热血澎湃地走向底层,走向民间。还有一部美国小说,麦尔维尔的《白鲸》,它那种粗犷的、坚毅的、强大的、对人与大自然之间的人性表现、浪漫主义,对我影响非常大,包括我很多小说中写得很**,都可以看到它的影子。”

另外,陆天明认为,人们必须好好读书。读书要坚持不懈,他说:“对于读者来说,读书最重要的是要坚持不懈。读书怎么读都行,应该读得宽泛一点,甚至读一些乱七八糟的书也未尝不可。社会本身就是复杂的。读书也应该读得复杂一点。但关键是坚持。人一辈子,你可以很小离开老师、学校、父母,后来也可能离开家庭、丈夫、老婆,但如果你要不断地让自己有活头,不断活出个名堂来,书是万万不能离开的。如果有一天你发现自己对书没有兴趣了,你不想从别人那儿吸收点什么了,也许你只有二十几岁,那么,也说明你已经没有生命力了,你的精神开始萎缩了。这是一个标记。可以拿它来测试自己,是不是患了精神**症。”

陆天明书语

如果有一天你发现自己对书没有兴趣了,你不想从别人那儿吸收点什么了,也许你只有二十几岁,那么,也说明你已经没有生命力了,你的精神开始萎缩了。

要让今天十六七岁的孩子耐下心来再读陀斯妥耶夫斯基、契诃夫、屠格涅夫、果戈里或托尔斯泰等大师的作品,可能会有一些心理障碍。但我还是希望等你们稍稍再长大一点,对人生和社会有了一点责任意识后,能抽空读上几本。这里绝对有人类精神宝库中最美好最动人最闪光同时又是最苦难和最艰涩的一些东西。

苍天有恨 大雪无痕

从《苍天在上》到《大雪无痕》,是陆天明反腐败题材创作走向成熟的一步。“不能把创作反腐败文艺作品当作是一个反腐败的行动,它应是一项艺术活动。”这是陆天明从《苍天在上》创作中得出的教训。当年,陆天明仅怀着一腔对腐败的仇恨,一种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创作《苍天在上》。他说,虽然这一作品在社会上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在艺术上有粗糙的一面,它更多的是一种情绪的宣泄。多年之后,当他创作《大雪无痕》时,心态已趋平静,他说这主要是因为反腐败已成为党和人民的一种共识。这次,他想要达到的目的是,把沉重、严肃的主题写得更文学、更艺术,而不是靠口号使观众激动。

《大雪无痕》之所以吸引观众,主要在于它塑造了一群真实可信、有血有肉的人物。陆天明以为,这正是《苍天在上》没能做到的。他说:“在这方面,我作了清醒的主动的努力。”他力求写出每个人物个性形成的生活依据,如周密,即从人性的、社会的角度,写出他的变化,最终使之产生震撼力。其他如金局、马局、郭队、方雨林,虽同为公安人员,但又各具鲜明的性格特点。

与创作《苍天在上》时相比,写《大雪无痕》时的陆天明对腐败问题的思考也更深入了。他说:“腐败和反腐败是两种权力的对话和较量。两者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们会互相转化。如成克杰、胡长清,当年也曾高喊反腐败的口号,但最终自己成了腐败分子。这种权力的对话,只有让第三方来介入,才能得到制约,这第三方就是人民。《苍天在上》虽然也涉及到了这一点,但不如《大雪无痕》来得清醒。前者,反腐败只是在市委、区委领导班子中展开,而后者有了大量中下层人士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