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名人一起讀書

讀書做到中外通吃

字體:16+-

賈平凹說自己讀的書比較雜,對喜歡讀什麽書說不上來。“因為讀之前也不知道這書到底好不好,適合不適合自己,讀了才知道。這就跟探礦一樣,有些地方你費了很大勁,折騰了半天,卻發現沒有礦,但有功勞,至少知道了這個結果。我看書是亂看,有些書看過即忘,有些受用終生,就這樣不斷地淘汰,不斷地選擇。”

“我上大學後讀的書比較多,《四書五經》雖沒有係統看過,但通讀了《古文觀止》。30年代的作家如魯迅、茅盾、沈從文的書都看過。相對而言,沈從文對我的影響更大一些,他的作品大氣,我覺得我和他的氣質相投合。我也喜歡張愛玲、三毛的散文,還喜歡略薩的《綠房子》。不知你有這種經曆沒有,在林林總總的作家和作品中,有些作品正好撞擊到你的靈與肉,讓你順暢地走進作家的心靈,而人人叫好的作品不一定能感動你。這就好比肉是好東西,但不一定人人都愛吃。”

賈平凹說自己的作品“形式是民族傳統的,骨子裏則崇尚外國文學的東西”。他笑言,進城後自己也找來許多有影響的外國名著來讀,對托爾斯泰、屠格涅夫、泰戈爾、川端康成等等都采取“拿來主義”,雖博覽群書但“不求甚解”,隻尋找人家的長處為自己所用。賈平凹還有一個“怪癖”,就是從不跟別人交流外國文學,因為他從不記、也記不住作品中人物的名字。“那些名字太長了,看書時能把名字跟人對上號就行,一討論就露餡兒了。”

因父親的原因,賈平凹及家人在**中遭受非人的磨難,使賈平凹小小年紀就對政治產生恐懼。對於公開出版的一些外國文學概論、外國文學譯著,他自認其政治成分太濃;一些優秀的外國作品因種種原因並未被介紹到中國,但他自己不懂外語,無法了解,這就讓他對《西方繪畫史》、《世界美術史》等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藝術方麵的書翻譯過來基本不走樣,藝術沒有國界。從這些著作中,我了解了印象派、象征派的繪畫技巧,並在自己的作品中加以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