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文獻探研

第二節 鄉試策問的地方特色

字體:16+-

作為科舉中惟一的地方考試,鄉試策試經常會問及地方政事與要務,還需要照顧不同考區應試群體的差異,故鄉試策問往往具有地方特色。

一、應對地方事務

鄉試考區,各有其不同的地方要務。即如作為元朝都城的大都、上都,與原南宋統治區的江浙、江西等省,所要應對的地方事務自然大不相同。而這些地方時政,常常是鄉試策問考察的重要內容。

大都是元朝的京師,在元代十七處鄉試考區中,有著特殊的地位和影響。大都路的鄉試考官,由中書省禮部直接選差在京的翰林國史院、集賢院或中書省官員充任,而策問也常常涉及京師特有的一些問題。

京師的糧食供給,一直是元朝的重要問題。《元史》雲:“元都於燕,去江南極遠,而百司庶府之繁,衛士編民之眾,無不仰給於江南。”元朝最初是由運河與陸路輾轉運輸糧食以供給大都,“勞費不貲,卒無成效”。[1]至元二十年(1283),丞相伯顏開海運之策,每年春、夏二次運江南之糧入京師。最初一年不過4萬餘石,最多時達300多萬石,基本解決了這一問題。不過,一旦遭遇水旱災荒,漕運不足,大都食糧仍會發生困難。延祐前期,民生安泰,每年海運至京的糧食穩定在230萬~240萬石左右,供應充裕,穀價低廉。延祐四年(1317)的大都鄉試策問,即不失時機地提出京師糧食儲備問題。這道策問的作者,是當年的大都鄉試考官袁桷。袁桷(1266~1327),字伯長,號清容居士,江浙行省慶元路鄞縣(浙江寧波)人。袁氏自大德初年薦任翰林國史院檢閱官,曆仕應奉翰林文字、同知製誥兼國史院編修官、翰林修撰、待製、集賢直學士,在京都任職近二十年,熟知風土民情,對京城的糧儲挽輸有切身體會。策問指出,“京師天下之本,實粟重內,理所當急”。“聖天子惠養元元,實粟內畿,間遇不登,漕運或不能足”。如“今天時雨澤,上協聖心,中外豐熟”,“上下給足”,正當議行京師儲糧,以備不虞。策問舉西周統計民數、漢代設置常平倉、唐朝京師轉輸三例,要求考生說明如何預為設防,以便水旱雖多而民不病。更在探討本朝便宜之法,是建立社倉,“藏富於民”?還是官府收儲,以防“穀賤傷農”?如藏富於民,如何使“貧者得濟”?若官為收儲,“積歲朽腐”,又“何以處之”?期望“習進士業者,通識時務,宜陳說便利,以俟(朝廷)講明焉”。[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