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化钟神秀——景观美

(六)富丽气派的颐和园

字体:16+-

颐和园(如图6-7)是我国现存规模宏大又最为瑰丽的皇家园林,位于北京城西北10公里处,主要由昆明湖和万寿山组成。1884年,慈禧太后挪用海军经费在被英法联军烧毁的清漪园遗址上建造起颐和园,不久便被八国联军破坏,1905年又下令重建。后屡经变故,新中国成立后才焕然一新。

颐和园的面积为2.97平方公里,有1/3是山地。建筑东部是朝廷部分,布局规整气派,建筑体量不像紫禁城那样宏大,不大量使用琉璃瓦,有更多的生活亲切感。从昆明湖岸边的“云辉玉宇”牌楼向北,经过排云门、二宫门、排云殿,通往万寿山腰的德辉殿、佛香阁,直至山顶的智慧海,形成一条层层上升的中轴线。这条前山中轴线上的建筑金碧辉煌,显示着皇家气派。各种亭台楼阁错落层叠于坡上和林间,自由中带有统一,富丽中又含轻巧。后山中轴线上有附会“四大部洲”的喇嘛教建筑和江南水乡式的买卖街。藏式的塔、台和殿堂隐在丛林之中,小巧的店铺排列在清水绿草之间。

图6-7 颐和园[3]

颐和园虽是皇家园林,但也体现出了中国造园的特色。与偏好人工的西方古典园林不同,中国园林崇尚自然。在这里,山是模拟自然界的峰峦壑谷,水是自然界中溪流、瀑布、湖泊的概括,植物也是自然界中植物群体构成的那种众芳竞秀、草木争荣、鸟啼花开的自然图景。明代著名造园家计成对中国造园要旨曾作过这样的概括,所谓“虽由人作,宛自天开”,即园林虽由人造,却要有湖山真意。但又不是机械模仿自然界中具体某一景物,而是艺术家们把自己对大自然的感受,通过石、水、建筑、植物等媒介,艺术地再现出来。因而园林中的山水草木又与自然界中的不同,“一峰则太华千寻,一勺则江湖万里”,故而造园过程实际上便是一种对自然界高度提炼和艺术概括的再创造。

昆明湖本是一个半天然、半人工的湖泊,自金代皇帝看中这块沼泽低地,不断引水使之成为金水河后,到元代,人们又引昌平县白浮村和玉泉山的泉水入泊,改名瓮山泊。清代乾隆时凿深瓮山泊并加以扩充,借汉武帝在长安都城外凿有大型池沼——昆明池的典故,把瓮山泊改称昆明湖,沿用至今。

现在的昆明湖背山面城,北宽南窄,形状像人的心脏。湖周长15公里,面积约为2平方公里。湖面广阔,水色清碧,湖西面有仿杭州西湖而建的长堤纵贯南北(如图6-8),与另一小堤一起把水面分成三部分:西堤以东是南湖,水面最广,偎山带景,是游览中心区;西堤以西,北部称西湖,南部为调节水流的养水湖。长堤上翠柳成行,建有6座造型优美、形态各异的石桥,其中最有名的为汉白玉雕砌的桥拱高耸的玉带桥。亭桥均藏在绿荫里,显出一派滋润清爽的江南风光。三湖区各有一小岛,象征蓬莱三岛。

图6-8 颐和园长堤[4]

著名的十七孔桥横跨于南湖岛与东岸之间,桥长150米,如长虹落于粼粼碧波上。十七孔桥是仿卢沟桥之作,桥上每个石栏柱顶部都雕有精巧的石狮。东头湖岸上有一座全国最大的八角亭,附近蹲卧着一头如真牛大小的铸造精美的铜牛,原取神牛镇水之意。由铜牛处循岸往北,湖东岸有知春亭。每年湖冰融化后,亭畔桃红柳绿,最早向人们报告春的来临,亭由此得名。

颐和园建筑虽然采用清宫式建筑样式,但注意体量的组合,克服了一般宫廷建筑的刻板,细部处理也注意精巧考究,耐人寻味。进入东门,绕过层层院落和山石,山水风貌就展现眼前。乐寿堂南墙临近湖水,粉墙上一列形式各异的什锦花窗,白天像一幅画,夜晚,窗内灯火倒映水面,更有一番诗意。昆明湖北岸与万寿山之间有一道700米彩绘长廊分隔山水,岸边山脚也辟甬道,这样,在一条游览线上可以获得不同的感受。或在岸边透过长廊看山,或在山脚透过长廊看水,或在廊内左顾右盼。廊子是景框,山水是画卷,游人是景致的点缀,也是画的欣赏者。远方,玉泉山塔景借入园中,远山也成了园的一部分。纤细的玉泉山塔与稳重的佛香阁气质相反,对比鲜明,却都突兀出世,引人注目。万寿山西部有一组称为“画中游”的景区,可以说是体现画意的佳作。这里亭阁错落,叠石隐映,宛若一幅立体画轴。

在昆明湖的西北,万寿山麓岸边,有一只白玉雕造的石舫,叫清晏舫。舫体用巨大的石块雕造而成,上建两层舱楼,窗上镶嵌五色玻璃,十分美观。

过清晏舫向北便折入后山后湖。后山后湖俗称苏州河,这里碧水潆回,古木参天,饶有幽趣,在苏州河上建有苏州街(如图6-9)。

图6-9 颐和园苏州街[5]

园的东北角有园中之园的谐趣园,是乾隆时参照无锡惠山脚下的寄畅园而建,原名惠山园。园内一池碧水,亭亭莲叶,环岸有用百间游廊连接起来的13座亭台楼阁。湖心建有饮绿水榭,传说为慈禧钓鱼取乐的地方。谐趣园内竹影拂栏,泉流缓缓,有江南园林特色,小巧而幽雅。谐趣园可说是充分体现了中国古典园林所强调的含蓄意境,园中一亭一台,一草一木,无处不入画,无景不藏诗。园中到处可见匾额与对联,借以提示景观意境,如其中的“菱花晓映雕栏日,莲叶香涵玉沼波”,“窗闲树色连山净,户外岚光带水浮”等,而园中景色就表现着这些诗意。

昆明湖与万寿山组成了富丽气派的颐和园。在这一片湖光山色之间,不仅建筑富丽精美,而且从花木的配置到假山的堆造,从地形的运用到景色的安排,都匠心独运,构成了山外有山、景外有景的壮丽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