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者們總結了職業倦怠的四大研究取向(張吉, 2009)。
(一)臨床取向
臨床取向的代表人物是弗洛登伯格。職業倦怠的原意是強調工作強度過高並且無視自己的個人需要所引起的疲憊不堪的狀態。弗洛登伯格認為,這種情況最頻繁地出現在那些樂於奉獻和承擔義務的人身上,他們工作量過大、工作時間過長、工作壓力過大,因此,職業倦怠被認為是過分努力去達到一些個人或社會的不切實際的期望的結果。
(二)社會心理學取向
社會心理學取向的代表人物是馬勒詩和派因斯(Pines)。他們用問卷及調查方法,確定了倦怠的三個主要特征:情緒衰竭(emotional exhaustion),即感到耗盡,用完;人格解體(depersonalization),表現為冷酷、麻木、非人性地對待來訪對象;低個人成就感(lack of personal accomplishment),即自我評價和缺乏適應性。他們編製了馬勒詩職業倦怠問卷(Maslach Burnout Inventory)來評估倦怠者的三個特征的狀況。
(三)組織取向
組織取向的代表人物是奎內思。奎內思傾向於從工作環境方麵來研究職業倦怠,他認為,許多人對工作的期望是不現實的,因此,容易產生幻想破滅和倦怠。他還認為導致倦怠的原因主要是工作者的付出與所得不一致,這種不一致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個體處於過多刺激的情境,另一類是個體麵對有限的刺**境缺少挑戰。奎內思認為,倦怠開始於助人者在應激與緊張時,不能通過積極的問題解決來化解痛苦,因此,他主張要增加抗倦怠的潛力。
(四)社會曆史取向
社會曆史取向的代表人物是耶魯大學的薩拉斯(Sarasno)。他認為,倦怠不僅是個人的特征,也是社會麵貌在個體心理特征上的一種反應。此觀點強調,當社會條件不能提供一個有助於與人聯係的情境時,要保持服務工作的投入是很困難的,因此,社會條件要提供各種可能以促進助人職業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