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當代文學史新稿(第3版)

第三節 台港詩歌

字體:16+-

本時期的台港詩壇,匯聚了新詩發展的各種藝術因素和創作經驗,形成了百花齊放的格局。

陳義芝(1953— )以現實鄉土和古典傳統相融合的詩歌創作,成為80年代台灣詩壇追求、維係傳統和鄉土根性的代表性詩人之一。他“心契中國人的人情、秩序、美”,由10首“返鄉詩”構成的《川行即事》對此就有相當鮮明的展示。他見山巒如聽“生在山川長在山川/化成泥依舊山川”的鄉親呼喚,見河流如“牽引我**的血管”,見村莊更覺“不知名卻感熟悉/如我兒時遠足行經的台灣鄉下/隔世重逢/始信江山如畫/時間的煙幕/起起落落不能改變它/雲開是中國雲合還是”,表達對“鄉土中國”的深厚情感。楊澤(1954— )的詩擅長將現代思緒融入傳統情懷。主要表現對母體文化的濃鬱鄉愁。他常將過去和現在加以並置對照。《從基隆到花蓮的航行途中》中他高歌:“相對於我們的船,瑪麗安,我們離開陸地的首次航行,我們的島是一塊古老的大陸;而相對於島上方,我們最古老的大陸——我們最親愛的母親,瑪麗安,我們的島同樣是一艘正在航行的新船,在她東南的海上”,詩人希望台灣繼續開拓它的前程,又不脫離中國的根基。在藝術上,那種向某一虛擬戀人直訴衷腸的傾訴體又使他的詩帶有較多的西方現代派詩歌的餘韻。蘇紹連(1949— )的詩以傳統感性與現代知性見長。內容大多描寫現代人的生存境遇,並進而探究生命存在的意義。如最為詩壇推崇的《獸》暗示了當代人性墮落、獸性膨脹的悲哀情狀,“為現代人繪出一顆受傷的靈魂”[3]。詩集《童話遊行》緊扣時代脈動,依時序頗為完備地涵括了台灣40多年來的曆史進程和社會狀況。不過,其詩的內容雖接近現實,但藝術上仍借鑒了現代派的隱喻、象征、意象乃至超時空虛擬等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