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當代文學史新稿(第3版)

第六節 趙樹理及“山藥蛋派”

字體:16+-

趙樹理(1906—1970),原名趙樹禮,山西沁水人。早在20世紀40年代就因《小二黑結婚》《李有才板話》等反映解放區農民生活的作品而蜚聲延安文學界。這一時期的主要作品有《登記》《“鍛煉鍛煉”》《套不住的手》《實幹家潘永福》《賣煙葉》和長篇小說《三裏灣》《靈泉洞》等。

這一時期趙樹理的創作仍然堅持自己一貫的文學立場,強調文學的功用性,力圖使自己的作品具有既宣講執政黨的政策又反映農民現實問題的雙重功能。但這兩種身份、雙重功能之間事實上並非如他自己想象的那樣契合無間,兩者之間常出現難以調和的矛盾,這使他1949年後的創作漸顯拘束、枯澀,在《套不住的手》《實幹家潘永福》等最後幾篇小說中,這種情形表現得尤為明顯。這也使他與主流意識形態之間構成了一種非常微妙的關係。盡管他仍然被重視,但由於他的作品不直接表現激烈的階級衝突,也無突出的英雄人物,更多的是表現倫理化日常化的農村新舊意識之間的衝突,常常引起很大的爭議,始終沒有能成為這個時代文學的核心。“大躍進”期間趙樹理站在農民的立場上對當時農村嚴峻的問題提出自己的看法並因此受到嚴厲的批評,但他拒不認錯。隨著政治氛圍的日益惡化,趙樹理也就難以逃脫其悲劇的命運,終於在“**”中被迫害致死。

趙樹理這一時期的作品值得一提的是《登記》與《“鍛煉鍛煉”》。寫於1950年的《登記》是為配合新婚姻法的頒布而作,作品延續了《小二黑結婚》《邪不壓正》等作品的創作思路,表現農村青年男女借助新政權的權威獲得婚姻自主的經過,在對鄉村陳舊保守風習的變更與執政黨政策、法令作用之間關係的處理上帶有明顯的簡單化、概念化的痕跡。爭取婚姻自主的年青一代性格的塑造也沒有超出小二黑、小芹的性格模式,倒是老一代農村婦女“小飛蛾”的形象寫得較為成功,尤其是對小飛蛾的心理刻畫細膩而逼真,這在趙樹理的小說中是很少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