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當代文學史新稿(第3版)

第七節 峻青和王願堅

字體:16+-

峻青、王願堅是20世紀五六十年代擅長以短篇小說反映革命曆史題材的作家。他們都善於塑造戰爭年月中的英雄人物形象,可以說是嚴格按照主流意識形態對曆史的闡釋來書寫一種“曆史記憶”。他們的小說得力於寫實手法與個人特有的生活經驗,而沒有完全淪為純粹概念的演繹。

峻青(1922—1991),原名孫俊青,山東海陽人。1949年以後開始專業創作,主要作品有《黎明的河邊》《老交通》《黨員登記表》《山鷹》《海燕》《老水牛爺爺》等。他的作品主要描寫抗戰末期和20世紀40年代後期國內戰爭初起時膠東軍民的鬥爭,即便在一些反映和平建設時期生活的作品中也常常將筆觸伸向過去的戰爭年代,以示對“幸福生活來之不易”的一種必要的提醒。峻青善於在激烈緊張、跌宕起伏的情節中塑造人物形象。比如他最重要的作品《黎明的河邊》就是將主人公小陳一家置於酷烈的戰場上、置於革命與親人之間驚心動魄的生死抉擇的關口,來顯示他們對革命的無限忠誠。作品巧妙地將階級仇與家仇互相混同、置換,在當時產生強烈的震撼力。相對於同時代戰爭敘事中普遍洋溢著的高亢的革命樂觀主義氛圍,峻青的《黎明的河邊》對戰爭的殘酷與血腥有一定的指涉,比如小說呈現了小陳及其母親、弟弟的慘烈的死亡場麵。而當時這篇小說恰就因為寫了英雄的死而遭到眾多的非議,因為在當時的權威意識形態看來英雄是不死的,英雄不死有一種儀式的效果,象征著一種信仰的永存不滅。同時,英雄不死還基於這樣的邏輯:死亡是個人性的事件,而英雄是無我的,他甚至沒有自己的可以被消滅的肉身。實際上,與其說《黎明的河邊》關注的是個體肉身的覆滅,不如說是以慘烈的死亡場麵來顯示敵人的凶殘,以激發階級仇恨。個體肉身的缺席正是那個時代文學的普遍現象,即便像峻青這樣寫到英雄的死,個體肉身也是被蔑視的。在《老交通》中,敘述者這樣描述老鐵走向敵人的屠場:“(老鐵)是那樣的興奮,一會兒看看被炮火映紅的天空,一會兒看看四周圍燃燒著火光的山頂,歡喜得又說又笑,好像他並不是去死,而是去參加什麽慶祝會似的。”顯然,這是峻青刻意追求的悲壯、豪邁的革命英雄主義控製下的個人身體的感覺,而真正的個人身體感覺在這裏是沉默的,死亡之於個體生命的意味不具有敘事的合法性,唯一合法的是個體生命的滅亡對於革命事業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