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當代文學史新稿(第3版)

第八節 “百花”時期的短篇小說

字體:16+-

1957年“反右”開始前的一年多時間,通常被稱作“百花”時期。在這期間,以《人民文學》為主,包括各地一些文學刊物相繼推出一批在思想和藝術上對前一時期公式化、概念化的文學模式有所衝擊的作品。當然這種衝擊是有所顧忌的,創作主體努力在“黨的事業的齒輪和螺絲釘”與維護個體精神獨立之間尋求協調的可能性。即便如此,這批作品還是引起了廣泛的爭議、批評,到了1957年下半年“反右”運動中更是被斥為“逆流”“毒草”,招致長達20多年的禁錮,其作者也大多受到牽連、迫害。由於時間短暫,這些小說幾乎都是短篇,較有影響的有《組織部來了個年輕人》《改選》《紅豆》《在懸崖上》《小巷深處》《美麗》《幸福》《田野落霞》《西苑草》《爬在旗杆上的人》《馬瑞的墮落》《灰色的帆篷》等。本節選取其中幾篇在當時具有較大的影響,同時在主題探索與藝術表現上取得一定成就的作品作一些簡單的評析。

王蒙(1934— ),原籍河北南皮,生於北京。《組織部來了個年輕人》敘述剛走出校門不久的林震,帶著對革命事業的一腔熱情和對黨的領導機關的神聖想象,來到區委組織部門工作,卻發現一切並非如他想象的那樣。小說通過林震的主觀感受敘述了他對新的環境的困惑,他與組織部領導、同誌之間的摩擦以及他基於內心真誠的理想、熱情而作的努力。這篇小說被認為尖銳地揭示了黨的領導機關中官僚主義、幹部革命意誌衰退現象。作品的重要人物劉世吾成了“官僚主義者”的代名詞,而林震則是與官僚主義作鬥爭的先進人物。作品發表後引起長久的爭議。盡管這種注重“客觀反映”的解讀也許正符合當年作者“幹預生活”的創作初衷,卻忽略了一個極為重要的因素,即作品對林震個人主觀感受的重視,這事實上也是作者的主觀感受。而忠實於自己主觀感受的創作可能會導致作品客觀上超越作者創作的初衷,於是這篇作品客觀上表現出來的主題意蘊就可能並不這麽單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