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當代文學史新稿(第3版)

第三節 老舍與《茶館》

字體:16+-

老舍(1899—1966),原名舒慶春,字舍予,滿族人,生於北京。1918年畢業於北京師範學校,長期從事教育工作。1949年應周恩來的召請,結束在美講學,回國投身新中國文化建設事業。他在新中國成立後創作了近20餘部話劇,熱忱地歌頌新時代新生活,但這些劇作的成就大都不高,值得一提的是《龍須溝》(1950),而《茶館》(1957)則更是一個例外的成功。“**”開始後,因不堪迫害,投水自殺。

三幕話劇《龍須溝》通過一個大雜院四戶人家在新舊社會不同生活的對比,描寫了北京龍須溝一帶勞動人民命運的巨大變化,是一曲新政府、新時代的頌歌。老舍非常熟悉北京下層人民的生活,又是一位特別善於刻畫人物的小說家,他筆下的程瘋子由北京人民藝術劇院演員於是之表現於舞台,成為現實主義的文學描寫藝術和舞台表演藝術的一次成功結合。劇作家自己說:“假若《龍須溝》劇本也有可取之處,那就必是因為它創造出了幾個人物——每個人有每個人的性格,模樣,思想,生活,和他(或她)與龍須溝的關係。”[5]

在三幕話劇《茶館》中,老舍以一個傑出小說家的寫作個性突破了話劇藝術的傳統結構,以駕馭語言、刻畫人物的深湛功力擴大了話劇作為一種藝術樣式的“邊界”。相對於小說的寫作而言,話劇寫作尤其是一種戴著鐐銬的舞蹈。這個“鐐銬”就是受時空限製的舞台。傳統的話劇為了征服舞台的極端有限性,總要創造一個整一的、集中的、極富衝突性的情節,通過這種情節塑造人物。《茶館》基本上放棄了這一追求,其時間跨度自戊戌變法至抗戰勝利長達半個世紀,戲中人物多達七八十個,其中有名有姓的就有40多人。主要不是依靠集中、統一的戲劇結構,而是加大語言描繪的功能,使劇中大多數有名有姓的人物獲得了鮮明的個性形象,其中像茶館掌櫃王利發、維新派實業家秦仲義(二爺)、茶館常客常四爺這幾個藝術形象不僅鮮明生動,而且具有相當豐富的性格內涵。考慮到舞台演出時間的有限長度,不難想象,這種話劇寫作的新嚐試,既是對話劇傳統結構的突破,也向導演提出了難題,而這一難題又恰是對導演藝術革新的推動。沒有焦菊隱那具有創新精神的現實主義導演藝術,《茶館》隻能停留在紙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