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當代文學史新稿(第3版)

第七節 《十五貫》與《團圓之後》等新戲曲

字體:16+-

1956年,浙江省《十五貫》整理小組,由陳靜執筆,改編清初朱素臣的同名傳奇,由浙江省昆蘇劇團演出,獲得巨大成功。《人民日報》為此發表社論,用“滿城爭說《十五貫》”形容該劇“轟動上海、轟動北京”的盛況,社論引用的“一出戲救活了一個劇種”這句話,後來被長期用於對《十五貫》改編上演意義的評價。一部文學藝術作品能否轟動,並不僅僅取決於它的內在價值,更取決於它與當時時代的契合程度。該劇異乎尋常的轟動,一是因其恰好迎合了黨在幹部中開展的反對主觀主義、官僚主義,提倡調查研究、實事求是的行動;二是因其鼓舞了進行中的舊戲改編工作,給這項在全國範圍開展的工作帶來了信心。周恩來明確指出《十五貫》改編成功的意義是:“說明了曆史劇同樣可以很好地起現實的教育作用,使人們更加重視民族藝術的優良傳統,為進一步貫徹執行‘百花齊放、推陳出新’的方針,樹立了良好的榜樣。”[13]

《十五貫》原作又名《雙熊夢》,有熊氏兄弟先後蒙冤的兩條交織的情節線索:一條線索寫熊友蕙被山陽縣令過於執誤斷為與侯三姑通奸害命,判成死罪;另一條線索寫熊友蘭攜錢十五貫,回鄉營救其弟,途中偶遇蘇戌娟同行,又被升任常州府理刑的過於執強加奸殺盜財罪名,判定死刑。蘇州府太守況鍾奉命監斬,得神明托夢指點冤情,乃夜謁都爺,爭得半月期限,偵破此案,終於使真凶受刑,蒙冤者昭雪。傳統戲劇改編的工作中,如何“去其糟粕,取其精華”,是討論最多、也是引起爭論最多的問題。《十五貫》的改編在此問題上,被認為做出了榜樣。改編本剔除了原作中神明指點的情節,加強了對況鍾這個“清官”憐惜生命、不計私利、敢於負責、為民請命的性格塑造,使無辜青年的冤白存亡,完全決定於戲劇主人公的意誌選擇與行動成敗。圍繞這個“為民請命”的主題,改編本同時刪去了原作中“夙孽”招禍的因果報應說,強化了過於執主觀武斷、狂妄自負、草菅人命的官僚化性格,並且通過對上級官僚周忱麻木不仁心態的強調,透露了官僚吏製的普遍暗昧,使官僚化性格和黑暗的官僚製度成為冤案的唯一根源。在普遍的官僚化性格和黑暗吏製的背景之下,況鍾“為民請命”的性格顯得特別可貴、動人。在改編本主題及其演出中所受到的熱烈歡迎與中國戲劇史上綿綿不絕的“清官”戲的傳統之間有著密切的聯係。改編本的成績,是使這一主題更集中明朗,使戲更好看。